“这个地方一点也不好”,昨天在健身房里,一位外地的刚来两个多月的妹子这样跟我说。
当时她不知道我就是个土著,不然也不会敢当面说出这样的话吧。说实话,作为一个本地人,听到外来的人士这样描述你的家乡,第一反应,绝对有些小愤怒。
这是一个人的基本反应,即使这个地方真的不够好,交通不好,经济不发达,但它就是我们家的一个存在,我们有权利,有义务去维护它,不见得别人能诋毁它。
当今城市的包容性越来越大。在东莞,外来人口早已超过本地人口。而不同于小时候周遭对外地人的排斥,现在大家早已融为一体,进进出出的人口组成了这样一个城市。
地球恍然变成了一个村子,大家都不断地迁入迁出。
地球本是一家,无论你是本地或者外地的,你都是地球的村民。作为一个较前的二线城市,在经济方面,东莞确实无法与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比较,但是对于与前者,东莞是一个宜居城市,这里没有过于密集的人口,没有吓掉牙的房价。这里的早上,忙碌与休闲并存,这里的公交车坐起来宽敞舒服,绝不会像广州的公交那样挤得像沙丁鱼似的。
各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好处,你需要去学会找到自己的一席地,去发现这个城市的美好。
我的大学时期是在广州度过的,我也非常庆幸大学四年生活在广州。这是一样多样化的城市,既保存很多广州本土的风俗和美食,也能在找到各种国际化的东西。同样,在广州能认识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便捷的交通,琳琅满目的商品,各地的美食,这个地方给予了我无限的享受。不过,广州挤满人的地铁和公交也让我非常难忘,我时不时就在这状态下崩溃,特别是在夏天,大太阳,没有一丝风,上下班高峰期可不像在东莞那样偶尔堵堵车,在广州那是几乎挤不上公交,挤不上地铁,或者被后面一堆人拥着,逼着上去。因此,当我毕业刚回到东莞那瞬间,我还是不太适应那空荡荡的公交车。
当我在广州的时候,我总是无比想念那个不挤的东莞,那个自己土生土长的适宜生活的地方。而当我毕业回到东莞时,我也总是怀念那个交通便利,繁华的,装着我众多好友的广州。似乎这两种情绪总是不断切换,总觉得自己有点贪婪,拥有的永远都不觉得好,总是觊觎远方的那个存在。
好像总是这样,纵观我自己,总觉得吃不到的东西是最香的,似乎现状永远是不完美的。我们总是以各种完美标准去评判一个新的事物,也总会与过去自己经历上的一些东西作对比。事实上,无论怎样比较,对两者都是不公平的。我们不能以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两样事物的好坏,而应该去判定自己更倾向于哪个标准,哪样最适合你。
而当那晚,当我听到那位妹子,抱怨东莞没有广州繁荣,不喜欢这里的时候,我要守护这个地方的使命感便出来了。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是任何一座城市的主人,你可以去建设它,但是不能去嫌弃它。
对于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年轻人总是在犹豫。似乎一线城市意味着机遇,而三线城市意味着安稳,二线有时有时则成为当中的跷跷板,年轻人似乎总在思考这些问题。究竟要不要留在一线城市?
兹以为,城市之间是类似于数学课上学过的数集。每个城市都会共同拥有一些东西,同时,每个城市都会拥有其独特的地方。一线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二线城市各方面较为适中,三线城市较不发达,人口密度较少。尽管三线城市不如一线二线城市发达,但是每个城市该有的一些东西,它都能配备。选择怎么的一个城市去生存,完全得去与自己来个深层沟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我从小长大的,家一般的城市,还是那个充满机会的新世界?
当今年轻人总是一面对大城市的高房价望洋兴叹,一面对小城市的发展伤感,而将自己置于一种尴尬的局面。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其实在我观念里,家人在哪,我的家便在哪。
在我看来,人生就是一场旅程,其实也没必要死盯住一个点。生活就是一场流淌的盛宴,你可以是每个城市的主人,也就看你如何找到自己的一个位置罢了。倘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倒也可以每个地方都试试,说不定就有答案了~
最美的东西总是存在于回忆中,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的定位,学会去接纳每一座城市,去发掘它当中美好的地方,我相信,总有一些东西能打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