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上指出,要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植根于“两个结合”的思想沃土中
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植根于“两个结合”的思想沃土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律和社会变革理论的思想精髓,也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多以“变法”为名推动改革的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根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对法律和社会变革相互关系的讨论,是马克思主义很多问题和重大论断的源头。法治和改革的关系,更加深刻地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变法文化”中。改革所具有的品质,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治与社会变革关系的论述相契合,同中国传统变法文化“富国强兵”的目标定位相一致,在“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中厚植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基础。
统一于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中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改革是破旧立新,法治是经国序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把改革和法治贯通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中。
全面依法治国“固根本”的规范功能,理顺改革和法治“本”与“通”的关系。“本”与“通”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变法文化的焦点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在立的基础上及时破,在破立统一中实现改革蹄疾步稳。
全面依法治国“利长远”的指引功能,明晰改革和法治“放”与“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什么?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改革需要开拓创新、勇于探索,但绝不能盲动,全面深化改革也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把“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结合起来,在改革之“放”和法治之“化”中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改革和法治“本”与“通”、“破”与“立”、“放”与“化”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守全面依法治国之正、创全面深化改革之新的实践品质,为正确认识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供了逻辑遵循。
形成于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中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法治都贯穿于中国改革事业之中。
加强法治建设,在两次“划时代”的“三中全会”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的伟大历史转折,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构成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法治中国”的目标定位,部署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开启了在党的重大综合性文件中专章论述法治的先河,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开题破局。
法者,治之端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称之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以改革引领法治,以法治推动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法治阳光照耀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征程。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扎牢了深厚的思想根基,明晰了鲜明的目标定位。
擘画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
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若干重大布局之一。全面依法治国,既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又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丰富的改革内容和改革任务,又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其他各项改革之中。
在目标原则上,明确建设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设目标,明确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在主要内容上,部署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各项改革举措问题导向鲜明,内容全面丰富,直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痛点,也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和对法治建设的新需求。
在成果形式上,把法律的立改废释纂作为体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果的重要形式。在法典编纂方式,借鉴《民法典》编纂成功的经验,推进重点领域的法典化,特别是在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明确提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开辟了以法典化推进改革的新领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理论含量、知识含量十分丰富,改革成色、法治成色充分彰显,为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任务书、规定了路线图,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抓关键、补短板、强弱项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相互关系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已经融贯于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运用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功能,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以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法治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