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自由的人,因为我有选择的权利
周末和女儿去青岛,发现小女儿沟通模式,一不如意,便会指责。对于女儿的指责,我是愤怒的,我冷脸相对。
我知道我有选择的权利,我可以选择冷脸相对,我可以选择斥责,我可以选择温和以对。
告诉自己,我可以温和对待女儿的指责。却发现,面对指责,做出温和的表情,说出温和的话语,真得很难。我已经习惯用凌厉的眼神和斥责的语气对待女儿的指责。
我之所以对小女儿的指责愤怒,是对自己失控的愤怒!对一个安全感不足的人来说,失控意味着后果不堪设想。
我看到了一个疲惫的女孩。
为什么面对小女儿的指责,我做不到温和相对?我不甘心,她这样对我,凭什么我要温和相对,不公平!
我看到了两个孩子在相互指责。
小女儿因不如意的事而指责,她指责的是事,我却解读为她指责的是人!也就是我不好!对于这种指责我是愤怒的。我要证明我是对的,她是错的!
小女儿恼怒地说“你总是对的吗?你怎么证明你是对的?!”突然警觉,我试图在语言上战胜父亲,证明我比父亲能;小女儿试图在语言上战胜我,是否也在证明她已经比我能?当我和父亲的争论中取胜时,我有一丝兴奋。小女儿是否也是如此?
我看到了三个试图证明自己的孩子。
小女儿一不如意就指责的沟通模式,正是我以前的沟通模式。小女儿潜移默化中习得了我遇事指责的不良习惯。
我看到了一个受伤的不会表达需求的孩子,一个需要妈妈关注和爱的孩子。
小女儿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可以指责,我可以改变应对的模式,不再是以情绪对情绪,不是斥责、冷漠,我可以采用温和的方式对待她的指责,从而让女儿习得新的行为模式。
我可以温和地询问她:“我没有否定你的意思。你想表达什么?你可以说出来你的想法。”
晚上和朋友外出就餐,有道菜是炒河虾,配了煎饼。朋友拿起一叠煎饼,突然发现下面那摞煎饼上有一根细细的短发,并指给我看。“要不要让服务员更换?”朋友说。“没什么。在家有时也这样。”我说,并把那摞煎饼最上层撕下,把头发包起来放到一边。朋友对我温和的反应大吃一惊。“你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朋友说。朋友的反应也让我大吃一惊,以前的我是多么的火爆脾气!我却不自知!
德国有句著名的谚语:“即使明天走向绞刑架,今天我也要种下我的葡萄树。”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什么也不做,也是一种选择。
当你有选择时,你是自由的,你便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我是个自由的人,因为我有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