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刚参加5年工作的老师来说,王崧舟老师的课真的让我感触很深,很久没有人以这种方式打破我的思维了。我认为一节有品质的课,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下面我就从创新性、启发引导性、生动性、陶冶性以及语文的最终目标方面来说一说我的简陋而粗糙的看法。
一、创新性:
在本节课明诗意的过程中,开始并没有逐字逐词的去给学生讲单个字和词的意思,而是采用整体感去理解诗文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单独一个字或者词的含义,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机械的去记住知识,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真正做到活学。
二、启发引导性:
课堂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主题,王崧舟老师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增加记忆,强化并感化学生对作者、对诗句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进入文题
当老师提出来是否有人喜欢菊花的时候,孩子们的表情和态度另老师感到意外,面对学生的不喜欢和冷场,王崧舟老师却能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诗人的诗句,而且是不只一组诗句,从而轻松的解决了尴尬的局面。这会让孩子们重新的审视自己,从这个角度看,这就很好的培养了孩子的兴趣,虽然兴趣不高,但已经在通往兴趣的路上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崧舟老师还在继续努力着,我们接着往下看:
在菊花的基础上,老师又提出牡丹花。学生在刚才培养兴趣的基础上,已初步对牡丹花有自己的一点点看法了,最后,王崧舟老师正是采用这种方式才将学生引入到莲花的圣地,提现文章的文题,这种环环相扣的引导方式,真的值得我去学习。
三、生动性:
一个优秀的有品质的老师讲课,一定会在语言方面下功夫。
1.老师的引导性语言:
每当学生回答问题回答的不完整的时候,王崧舟老师就会用恰当的语言给予舒缓
2.老师概括性的语言:
简练而到位,简短的语言概括各种花的特点
3.强化肯定性的语言以及老师的动作和表情,真的很动人、传神:
每当学生回答的很完美的时候,他一定会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是对学生积极性的鼓励,这是一种正能量,一种老师对学生的支持,学生会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实现主动思考的目的。
四、陶冶性和语文的最终目标
王崧舟老师在肯定了衬托的写法之后,又将莲花的品质与我们诗人、与自己联系起来,这就很好的做到了以德育人。为了巩固语文的终极目标去熏陶人、感染人,最终达到以人为本,为人所用,继而又讲了周敦颐的故事,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作者本人也在付出实践,并不空谈自己的看法,真正的君子就如周敦颐一样的刚正不阿,勇于、敢于求真,哪怕自己存在危险,也依然坚持真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小树有瑕疵,我们要帮忙修剪,助其成长。做教育,特别是语文这门学科,不仅仅在教授知识,更在传递一种做人的文化、一种能量,一种积极的做人的文化正能量。
以上就是我内心的粗糙想法,肯定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还希望同仁们给予点评,助我成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