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的激发(一)
学生愿意学习即是学生有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的心理状态。它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如:遇到困难不容易放弃,自学成才。外部动机是因学习活动外部后果而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外。这两种动机如何去激发呢?
我们先来看看内部动机的来源吧!大家都知道教育是用热情点燃热情,真正的教育是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最好的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首先,是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学习的起点,保护其好奇心与求知。在学习竞争中获胜,有求知欲和好奇心,因为学生的学习往往受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的支配。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毫不感兴趣,那就会觉得学业负担很重,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必然学不好。相反,只有对知识有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易于学好、记牢,既使学的时间长些,内容多些,也不会影响其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其次,让孩子充满挑战,让学生努力后可以达到的目标。
比如,让二年级学生做“口算的卡片”让其一分钟内做40到口算题卡片,当第一天学生做了19道,他离40道题,还有21道,这样就具有挑战性,并且由外部动机上升为内部动机。
把他最好的成绩记录下来,作为第二天要做到的,几天后达不到昨天的效果时会出现的内部动机,再设置挑战性的目标,才会有激励作用,这就是内部动机的来源。学生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因为他们总想超越最好的记录。于是内部动机就诞生了!
最后,自主选择与自我控制。
自主选择与没得选择,让学生有得选择,鼓励孩子努力完成作业,(做作业时,做与不做没得选;做作业的顺序可以选择,先做语文还是先做数学或者是英语,)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如,五次作业优秀可以领一朵小红花,五朵小红花可换一个奖品,而奖品有得选择的,有三种奖品可选(或者选择食物、文具、免做一次作业)让孩子获得选择的机会;也让孩子有充分选择的时间,可以现在选,也可第二天来选。多创造选择的机会是学生产生价值观,做出自己可以选择的权利,像免做一次作业,只有老师能给他做出这种选择。所以,对这门课程的内部动机有较强获得感,获得满足感,如高中学生会有不断的选择,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其能力范围内,使学生有选择能力,选择机会平衡,要坚持与放弃,老师要用教育者的智慧找到一个点,让学生有选择。
让好奇心求知欲为前提,适当的挑战,创造自主选择的机会,是学习动机激发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