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1000
每个人每天都在忙碌地工作,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可是大多数的时候,你都只感觉身心俱疲,幸福似乎遥不可及。
你是如何定义幸福的呢?你可能会说:“我要是拥有足够的金钱和健康的身体就幸福了。”确实,过去这么多年对于幸福感的研究都是基于对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提高生活满意度的首要条件就是增加收入。
但是通过调查后,却发现居民幸福指标排名前5的国家,有4个国家的富有程度是排名靠后的。这就意味着,幸福并不取决于你积累的财富有多少和是否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国家。也就是说,当你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赚到更多的钱任性买买买的时候,你也不一定幸福。
追求幸福只是一个短浅的目标,去追求人生中的意义,才能让你的生活有价值。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哲学问题,如何才能找到生活中的意义,从而让内心充满能量获得更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呢?
首先,你应该开始去思考“我能为他人做点什么”,而不是我能从别人那得到什么。高尔基曾经说过:“给,比拿更快乐”。研究证明那些生活的快乐且有意义的人们,他们从给与中获得了很多快乐。
有研究人员在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问卷调查,对一组青少年进行研究,并且给他们提供了一些不同的情景,发现那些选择把钱留给自己,较多的满足自我的青少年,抑郁状况的概率明显变得更高,选择把钱留给家人的青少年抑郁状况则大幅度减轻。这项研究表明,当你过度的在意自己,一味的追求个人幸福时,反而更容易产生孤独无力的感觉。
而且如果过度在意自己,你在工作中也很难获得满足感。一想到要上班就只觉得心好累,其实这样的状态也是可以通过追求工作中的意义来改善的。
想想你正从事的工作,你是否把它当成维持生活而不得不到点打卡的一个场所呢。如果努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薪水和权利,你就无法长期维持对工作的积极性。
要找到工作中的意义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首先问自己,现在的工作在这个集体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确认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周围的人提供什么样的体验,然后想一想如何能做好这些。
当你着眼于寻找比金钱更高的使命,你反而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并且在其中找到意义和目标。要想持续保持这种状态,还需要试着去找到能激励你,让你继续保持这种最佳状态的动机。
驱动我们去工作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动机,做什么都先考虑能得到什么好处。一种是内在动机,它令你即使没有回报也愿意去做某件事。恰恰是这种内在动机驱动我们去创造工作中的意义,从而在内部获取能量。
除此之外,找到自己的热忱和天赋所在,去了解周围的环境需要你做什么,既能有效的发挥你的能量又能激发你的兴趣。
那说到这,你可能会想,我的工作太平凡了,实在没什么好发挥的。如果这么想,那你就错啦!2018年香港金像奖专业精神奖颁给了一位大字不识的茶水阿姨杨荣莲,成龙亲自为她颁奖,整个会场的明星、导演都为她起立鼓掌致敬,成为当晚颁奖现场的高潮。她每日笑容满面地出现在剧组,端茶倒水递毛巾,如此反复30年,只要有她在的剧组,不管是大明星还是跑龙套打杂的小演员,每个人都有茶水喝。她不识字,却硬生生的记下每个人名字的形状把装着冷热茶水的杯子分发到每个人手里。合作过好几次的演员,她还会记下他们的喜好,用心去照顾他们。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得少了她剧组简直没法开工。这位阿姨在此之前也做过别的工作,但最后她却把剧组茶水阿姨这份工作做到了极致,受到所有人的肯定。你看,这位阿姨没有其他耐以生存的能力,最擅长的可能就是平日里的家务琐事。当她把自己擅长的,结合人们的需求,投入以精力的时候,她就激发了对这份工作的兴趣。如果你也愿意这样去做,你更容易将意义注入平凡的工作中。
不要将瞎忙和有意义的忙碌混淆起来,很多人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好忙啊”。可当你回想自己忙了些什么的时候,发现自己其实没做什么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一只关在笼子里的仓鼠,它在笼子里持续跑上12个小时,一天下来确实累得筋疲力尽,可其实它哪儿也没去,什么事也没做成。
所以,如果想要改变的,首先要分清楚事情的优先顺序,把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在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试试保持专注45分钟,休息15分钟的方法,哪怕是挤出5到10分钟,离开座位喝杯水,去趟洗手间,都可以迅速的恢复你的精力。
在需要专心做某项重要工作时,关掉各种消息提示音,减少触碰手机,每天设定一个固定时间段查看自己的手机信息和浏览各种网站。你打开手机随便瞥一眼,往往就在浏览网页、回应各种群聊消息中分散精力,不知不觉的浪费很多时间。即使两个人面对面聊天的时候查看手机信息,都会令你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