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陶勇 习惯生死,看淡世事无常

这目光是作为医生时患者及其家属投来的询问,想得到生活的希望;这目光是受伤后社会各界投来的温暖,陶勇想要让这目光所汇集的地方看到更加有价值的东西,他承担了这份责任,为医生发声,为盲童发声,他写了这本书,借以文字的力量,让思想得到更加清晰的传达,让目光背后的人们能够更加有力量。

陶勇被锋利的菜刀砍了五刀,上了手术台进了ICU,当他知道嫌犯是谁后愣了好久。那是他的一位病人,陶勇用尽全力帮他保留了一点视力并为他节省医治费用,而嫌犯仍不满足认为陶勇没有用心为他治疗,生而无望的他决定拉着陶勇一起去面对死亡。

清醒后的陶勇花费了很长时间去接受这个事实,最后选择不原谅。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和自我怀疑,在陶勇心中,医生和患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战友,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竭尽全力的救治会换来这个结果。这让我想起了《机智的医生生活》里的一句话

【有时候不幸也会发生在善良的人身上】

生活在投掷柠檬的时候从不会在意你是谁,而如何面对生活的柠檬,我们有各种选择的权利。

陶勇选择不再纠结,把它交给法律解决,客观地去面对整件事情,不因此而抛弃自己从医多年的初心,不因他人的扭曲而扭曲自己的人格。

【奥利地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用其一生证明绝处再生的意义:人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在外界事物与你的反应之间,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

读完整本书,我只有一个感叹:不愧是拥有79片SCI的人!正本书中的引经据典仿佛随手拈来,就刻印在了脑海中。

陶勇在书中介绍了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使得他每日与书为伴,长大后对于知识的渴望从来没有丝毫减弱,永远保持着一颗好奇心。书籍构建出的精神世界使他在经历过砍伤事件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安慰周围的人,并坚定地扛起了属于自己的责任。

【这件事情的真正意义在于,我能为这些关注我的眼睛呈现什么样的价值】

总结我近一年来的成长和变化,真的感谢书籍。

阅读会让人更加容易和解。当你认识了那么多悲惨的主人公之后,生活中偶尔冒出的小丘陵,也就不在伤心的范围之内。八九月份的时候为未来的道路焦虑,迷茫地原地打转,后来听到樊登说焦虑是人生的常态,所有人都会焦虑,于是决定去享受假期,未来的事情等来到再说。尝试去与生活和解,尝试与自己和解,让自己变得柔和,不再易燃易爆炸。当然这并不是阿辉所说的“躺平”,这是认清事实之后的另辟蹊径。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的人生之书,有时候只是想起书名都能带给我很大的勇气,从而减少了自己对外界评价的关注度。也时刻提醒自己“人生课题”理论,避免人生被别人插手,也避免插手别人的人生。这两点给我易忧虑的人生增加了很多轻松时刻。

生活会打很多的死结,并嘲笑你,书籍则是把剪刀,“咔嚓”一下,什么结都没了。

阅读给生活提供更多可能。我是一个“打退堂鼓”爱好者,对于一件事情的热爱可能超不过一周。我思考过为什么我那么喜欢半途而费,思来想去认为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并接受这个结果,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解决方案。后来偶然读了兰德尔的《毅力》,里面无论是例子还是培养毅力的方法都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光,于是我现在也在潜移默化地运用书中的方案来回击每一个想要打退堂鼓的时刻。

没有一本书是答案之书,但的确每一本书中都会有答案。认知的不断扩大才能让生活拥有多元化的精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