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号我家鑫宝去幼儿园了。他的开学第1天比哥哥要隆重许多。这一天,我和他爸他奶奶三人把这个孩子送去,轰轰烈烈的。在这之前,我和幼儿园的老师有过简短的交流,但是当送去的那一刻,还是有很多突发的状况。
送鑫宝去幼儿园,我们完全是凭着以往的经验。当年大宝在两岁半的时候,被送往老家村里的幼儿园,他奶奶家离学校大概有10步之遥。孩子哭一声,他奶奶在家都能听得见。且幼儿园老师是我们的对门,有时候婆婆没时间去送,直接让对门的姑姑带他去了。因此送大宝去幼儿园,我们从来没有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他也很轻松愉快的接受了上学这个事实。有时候下午放学婆婆去接她,他还不想走。赖在滑梯上再玩一会儿,直到最后一个孩子都走完,老师要关门了,他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鑫宝的情况和大宝完全不同。已经三岁零一个月了,我们刚刚送他来试课。园长的建议是每天让他上午下午各待一个小时,不能长时间的逗留。否则孩子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容易焦虑,没有安全感。第1天鑫宝表现良好,不哭不闹。结果到了第2天,也就是6月1号这一天,午饭后开始睡觉,一觉睡到5点多,因此下午没去学校。放学后幼儿园老师微信联系我,和我交流,我们很快达成了一致。要坚持送,每天不管时间长短一定要坚持。
其实有时候不是孩子的原因,大部分来自家长的原因。最先放弃的也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比如这个中午午睡的情况,孩子不睡,我们就按时按点送去。在学校玩累了,回家来自然会睡。或者引导孩子正常午休,到上学的时间按时送,让孩子尽快的养成规律的作息。
每个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习惯一旦养成了,也不容易被打破。所以好习惯坏习惯,我们都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在家长的调教下,给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呢?至于我家鑫宝的这个习惯养成,恐怕要交给幼儿园老师了。
上学两天了,我也看到了孩子的变化。楼下遇到阿姨,她能主动的打招呼,说阿姨好。去到学校看到门口的老师,也会主动的摆着小手,说老师好。但我发现,看老师的眼神还有一点怯怯的不自信和小紧张。
这个自信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小孩子长期在家不接触生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乍出门会有各种紧张胆怯,也属正常。
其实孩子有时候是很聪明的,他在试探大人的底线。在不了解情情况的前提下,他不敢贸然行动。他清楚了家长的底线之后,会沿着这个底线走,尽量不踩线。
比如,今天早晨在家,因为吃饭不想吃,穿鞋不想穿,哼哼唧唧的,在挑战我的底线,忍无可忍,我踢了他一脚。先是大哭一通,而后牙疼似的咿咿呀呀。最后看我不理他,悄悄的跑去和我道歉,躲在门后边说,妈妈我错了(老二鬼点子多,总是察言观色)。我仍旧佯装生气,不理他。他又跑去求助奶奶,问奶奶怎么办,妈妈不理我,妈妈生气了。他奶奶鼓励他,你得去和妈妈说清楚,和妈妈说你错了,下次不这样了。他微笑着跑去抱住我的腿说,妈妈我改了,我要高高兴兴的去上学(知道哭泣没用,改换甜言蜜语哄人了)。
看吧,孩子总会这么得寸进尺,你退他就更肆无忌惮,你进了他没辙,自然就退。有时候,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就要冷下脸来,坚决不能助长他的这种思想。
当然,踢他这一脚,我是有轻重的,不过孩子心理上过不去这个坎呀,日后,他总会找个机会再和我提起,然后和我撒娇,让我哄哄他。
而且孩子自尊心还特别强,如果有外人,那是坚决不能动粗的。如果在家里,该硬气的时候就得硬气,让孩子知道,家长也是会生气的,家长也不能任何事情都依着他的小情绪来。
我从来都主张,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爱是情感的链接,是经常的陪伴,是科学的引导,不是毫无原则的纵容和无底线的溺爱。
进幼儿园,是孩子迈出家门的第一步,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接送自然顺利,孩子少出难题,家长少些烦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