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为爱情牺牲呢,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想写一部影评,这个电影叫《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因为我本人大学时是学英国文学的,所以对英国的历史还算了解。在当时的历史课上,老师就曾讲过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和他的八个老婆。
只不过,历史就是历史,已经无法考证,到底是宗教改革成就了亨利八世的离婚还是离婚造成宗教改革。我只想说,这个电影,赤裸裸的讲述了人性。不过还是先重温一下历史。
①亨利八世为什么要离婚?
首先,先讲一下背景,英国的历史其实是宗教的历史。以天主教为主导的教会,其实是凌驾于皇位之上的。国王要想离婚,必须通过教会首脑也就是红衣主教的同意。
本来亨利就是次子,如果不是哥哥死了,也轮不到他当国王,从小就缺乏安全感的他,渴望有一个男性继承人。可为什么英国最有名的是伊丽莎白一世,不是女人嘛?为什么亨八非要生男孩?
当年欧洲王位继承普遍采用《萨利克法典》。这法典中间有一句“女人不得继承土地”,可是不能继承土地,能不能继承王位?
亨利八世觉得女人当国王肯定会很软弱,何况英国都是妻子随丈夫姓氏,女儿继承王位,再下一代就要改姓氏了。
种种原因,使得亨八一定要生个男孩。而他的第一任老婆,都绝经了,还是生不出男孩。亨八不是不爱她,可想要男孩和爱相比,不重要!再加上俩人年龄有差距,亨八第一任老婆比他大六岁,于是这亨利就果断出轨了。
这一段,在影片中讲述的很清楚,大家一看电影就明白。最终导致亨八一定要离婚的原因,是因为在英国,除了老婆生的孩子,其他情妇生的都叫私生子,是没有继承权的。
如果亨利要男孩,还必须有继承权,就得离婚!而离婚,就得教会的红衣主教同意。可是你出轨,你想要男孩,人家教会又不归你管,凭什么听他的?
②离婚导致的宗教改革
铺垫完了前面的背景,我总归可以讲讲这个电影了。这部电影主要讲两个波琳家的女孩,为了争宠而相爱相杀的故事。其中,一个波琳家的女孩,就是促使这场离婚和宗教改革的罪魁祸首,她叫安妮博林。
剧中,她有个妹妹叫玛丽博林。玛丽博林本来给亨利生了个儿子,其实如果亨利离婚,娶她,也不会有这么大动静了,可是君主都是天性善疑的。玛丽博林在成为亨利的情妇前,已经结婚,所以身体不纯净,亨利自己也不相信儿子是他的。
加上,就是我写这个文章的主题了,安妮博林本来就是心机女啊,为了自己能成为女王,用尽各种手段。首先是在姑娘时就勾搭亨利,结果不成,被妹妹上了手。
不甘心后,借助妹妹的宠信上位,而后,更是欲擒故纵,让亨利追了她八年。骗亨利说她是处女之身,只有成了皇后才跟他同床。
本来,没有妹妹玛丽的插手之前,她如果当了国王的情妇,也算光宗耀祖了。可是安妮博林本来就觉得自己比妹妹强,怎么能过得比她不好呢?妹妹都成了国王的情妇,她只能成为王后才算赢啊。
电影在这段的描写也是特别精彩,玛丽质问安,问她你明明知道我是真心爱亨利的,你为什么要在我生孩子的时候抢走他?安对玛丽说,你以为我会像你一样,给别人生个私生子吗?我要堂堂正正当皇后!
于是,为了要个男娃,给都铎家留个儿,亨利八世从此与教会撕破脸,英格兰不承认罗马教皇为最高权威,国王自己兼了。这就是英国国教的开始。新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叫克兰麦宣布亨利与凯瑟琳婚姻无效,并为安妮博林证婚。
③小三都扶正了,怎么还有后面那么多老婆?
主要原因,是因为安妮博林没生了男孩。亨利离婚为啥?免除了教会的头,自己当了,天主教这么多人,能说同意就同意的嘛?亨利顶着被前妻的娘家西班牙讨打的压力,和天主教闹翻了的压力,结果安妮博林生了伊丽莎白,还是女娃。
而且如电影着重刻画的那样,安妮博林本来就是小三上位,地位不稳,只凭借亨利的宠信。结果亨利也是特别不开心啊,安妮博林就使用各种手段让亨利跟她同房,这样才能有机会生男孩啊。
本来就是小三的原因吧,她心里清楚,亨利可以废了前妻娶她,就能废了她娶别人。而且,天主教徒恨不得她早点死呢,就是因为她,才使得亨利剥夺了教会的权力。
这个时候,她知道只有自己的家人能帮她,于是又求玛丽来为她说情,安抚亨利的情绪。可是她后期,已经因为产后抑郁和各种担心,导致精神错乱。
在第二次流产之后,亨利已经不跟她同房了。可她又不敢告诉亨利自己又流产了,于是她试图让自己的亲弟弟跟她同房让自己再怀上孩子。
可不料,这个心机女最后没有得逞。早就恨她入骨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亨利,经过教会的审判,最终判处安妮博林为叛国罪,砍头了。
影片在后期,也埋下了伏笔,亨利根本不注重爱情,他只想要个男性继承人。所以安妮博林流产之后,他就已经开始另寻新欢。
④骨子里的不安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看,应该除了第一任妻子,后面的几任老婆,都算是情妇出身了吧。可就算后面那么多任情妇,影响力如此之大的,只有安妮博林。
而且,她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在后来统治了英国四十五年之久。可鉴,她的母亲安妮博林,在选择当情妇还是成为皇后时,做了多么伟大的决定。即使,现在看来,当初的一切,都只不过是满足安妮博林自己的野心。
她要的,不只是爱情,她确实爱亨利八世。可她更爱自己,她要当正妻,要让自己的子女有地位。即便,她赌上性命。
影片其实是不赞扬安妮博林这样的做法的吧,所以最后把镜头给了玛丽博林。亨利跟玛丽博林说,请好好抚养我们的儿子。直到安妮博林被杀头,亨利最信任的人,仍然是善良的玛丽。为什么呢?
因为亨利八世,就是个极其没有安全感的人,他一直都为没有男性继承人而焦虑。可其实安妮博林也是个极其没有安全感的人,她不想当小三呀,小三随时都会被替代。就像玛丽,生了男孩又怎样,还不是送出了宫,又嫁给新的人。
她的不安,促使她觉得成为皇后才能安全。可成了皇后,她又担心生不出儿子,生不出儿子又担心被废除。以此类推,最终导致了她的死和亨利八世潦倒的晚年。
可不管怎样,在我看来,安妮博林作为一个女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敢想敢干,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与宗教为敌,她就是那个时代的新女性的代表。即便她只是亨利八世的八个老婆之一,也是最优秀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