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一个集观赏、药用与文化意蕴于一身的美丽植物,因其花朵一日三变色的特性,又被称为“三醉芙蓉”。它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木芙蓉
· 学名: Hibiscus mutabilis
· 科属: 锦葵科木槿属
· 别称: 芙蓉花、拒霜花、三醉芙蓉、地芙蓉、华木
· 原产地: 中国
主要特征
1. 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5米。
2. 叶片: 叶片大,呈广卵形或心形,掌状浅裂,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有星状毛。




3. 花朵: 这是木芙蓉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 花色: 最著名的特点是一日三变。花朵通常在清晨初开时为白色或淡粉色,随着日照和温度变化,到中午时分变为深粉色,到了傍晚则可能变为深红色或紫红色。这种变色是由于花瓣细胞中的花青素浓度随温度和酸碱度变化而导致的。
· 花期: 晚秋至初冬(9-11月),此时百花凋零,它却傲然绽放,故得名“拒霜花”。
· 花型: 有单瓣和重瓣品种,花大而艳丽,直径可达10厘米左右。
文化与象征意义
木芙蓉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
· 成都的市花: 成都被誉为“蓉城”,这个别称就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位时,于城墙上遍植木芙蓉的典故。因此,木芙蓉与成都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
· 象征美人: 其花大色艳,常被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就有“芙蓉如面柳如眉”的千古名句。
· 高洁品格: 它在深秋霜降之时开花,不畏寒霜,象征着在逆境中保持坚韧、高洁的品格。
· 友谊与富贵: 因其“芙蓉”与“荣华”的“荣”字谐音,常与牡丹组合,寓意“荣华富贵”。




生长习性与栽培
· 适应性: 木芙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
· 光照: 喜阳光充足,也稍耐半阴。
· 土壤: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佳。
· 水分: 喜湿润,不耐旱。在生长季节需保持土壤湿润,尤其是在夏季。
· 繁殖: 常用扦插、压条或分株法繁殖,非常容易成活。
· 耐寒性: 耐寒性一般,在北方地区冬季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或作为盆栽室内越冬。
用途与价值
1. 观赏价值: 是优良的庭园观赏植物,可丛植于墙边、路旁,或栽植于水畔,形成“照水芙蓉”的景致。
2. 药用价值:
· 花、叶、根均可入药。
·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的功效。
· 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异常;外用可治疗痈肿疮疖、乳腺炎、淋巴结炎、烧烫伤等。民间常将新鲜的花或叶捣碎外敷。
3. 经济价值: 其茎皮纤维柔韧,可用于制绳和造纸。
常见品种
· 醉芙蓉: 最典型的变色品种,花色一日三变。
· 重瓣木芙蓉: 花朵为重瓣,更加华丽丰满。
· 红芙蓉: 花型较大,花色始终为红色。
· 白芙蓉: 开纯白色的花。





总结来说,木芙蓉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一种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植物。它从晚秋的寒霜中绽放出娇艳的花朵,这种“拒霜”的品格,以及一日三变的奇妙特性,都让它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独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