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鄙视》男主人公是位年轻的戏剧创作者,娶娇妻在家,为了妻子高兴,贷款买了房子,因为还贷压力放弃自己戏剧创作的爱好,听命与导演,制片人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电影剧本创作,做编剧工作。
男编剧为三斗米折腰,在制片人面前卑躬屈膝,带着妻子和制片人出行谈剧本,只因为制片人的要求,他不顾妻子的感受,非让妻子上制片人的只能做两个人的小跑车,自己打的跟在他们后面。
还有一次为了写剧本,和制片人还有导演开车去风光岛,制片人要求男编剧带着他妻子,并强烈要求编剧妻子坐自己的跑车,让编剧和导演坐一辆车,编剧妻子明确拒绝,要求和自己的丈夫同乘一辆车,编剧怕制片人不高兴,强行让妻子和制片人同乘。
他的一系列行为被妻子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内心开始鄙视他,之前的柔情蜜意全不见了,面对编剧丈夫是让人窒息的冷漠。
妻子对他说:我鄙视你,所以这就是我不再爱你的原因。
她真的成为制片人的情人,她的结局也很悲惨。
《鄙视》作者阿尔贝托·莫拉维亚贝成为意大利的“鲁迅”。男主人公是个受过良好教育,头脑清晰但无能为力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
为了维护体面的生活放弃自己钟爱的戏剧创作又时刻不甘心,安慰自己说为了妻子这样值得。但妻子又对他充满鄙视,作者通过男主人公大量丰富的心理活动描述,将他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以及受到妻子鄙视的那种无奈,不甘心,面对制片人怯弱,展现给读者。 让读者恨其无能,恶其虚伪。
作者深刻地写出作为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编剧对生活的厌倦和冷漠,想强烈脱离现实的挣扎。
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作者大段心理描写展示男主人公的思想,行为,读来令人窒息,对男主人公又怜悯又恨其不争。
《鄙视》作品发表于1954年,但是代入感极强,像极了现代求生存的中年人,每个读者都能看到现实中的自己,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在事业和家庭中寻求平衡的压力,背负着还贷压力,孩子上学的压力,在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压力,他们无奈地为三斗米折腰。
可见作者的写作功力可见一斑,读阿尔贝托·莫拉维亚贝的作品教会我们自觉审视如何应对自我关系,他人关系,家庭关系,其中坦诚相对,良好的沟通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