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书,叫《认知天性》。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看过的关于学习方面最好的书籍。以至于我看完之后竟然产生一股深深的遗憾:如果早几年让我看到这本书,现在的生活一定会很不一样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种遗憾,但是你想象一下这几个场景:
同事们都在加班,但你早就应用时间管理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所有工作,按时下班了;
老板让你做一个PPT,你不仅做出了一个精美的PPT,还因为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被推荐上台演讲,用风趣幽默简单直白的语言征服了在场同事,得到老板赏识;
平常出去玩,别人拍出来的照片都是游客照,你却能在朋友圈发出各种影楼大片。甚至顺手拍了个抖音,都有几万个赞;
别人都在苦逼的拿着死工资,守着忙碌琐碎无聊的生活。而你早就靠着写作实现经济独立,在玻利维亚体验天空之镜,在巴厘岛感受日出日落,在芬兰坐着雪橇看极光等等。
现在你能理解了吧,不管是时间管理,还是逻辑能力,甚至是演讲、摄影和写作这些高级技能,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你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你的人生有多少种可能。
所以为了让大家的人生多出一些可能,我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把这本书上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可以掌握这套方法,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从此成为一个斜杠青年,走上人生巅峰。
这套方法把学习分成三个步骤:编码,巩固,和检索。
先说第一点,编码。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当你在学习某个东西的时候,大脑会把你感知到的东西转化成化学与生物电形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形成了一种有意义的心理表征。这个过程就是编码。
简单点来说,就是你把看到的东西变成你的记忆的过程。就跟电脑识别程序识别图像识别声音一样,在电脑理解的语言里都变成了0和1。我们也是把学习某个东西的过程中感知到的一切,以我们所能理解的方式,存进我们的大脑里。
但书上并没有介绍任何一种好的编码方式,它只是简单的解释了一下编码这个过程。而我觉得应该存在一套好的编码方式,像计算机的编程语言一样,有一个大的框架,能让我们有结构的进行编码。也就是说,是不是存在某个框架,可以让学习的输入这个过程变得有逻辑性?
于是我想了一下,发现还真有。用简单四个字来解释就是:划分步骤。这有点像金字塔原理一样的方式,自上而下的,有层级的划分步骤。这个过程要求划分的步骤要相互独立,完全穷举。一直划分到最基本的构成。
比如对于学游泳这件事来说,简单点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呼吸和动作。而呼吸又可以分成憋气和换气,动作又可以分成手和脚的动作。然后手和脚的动作还可以分别从运动的方向,幅度和力度继续划分。这样在编码的过程,我们就有个框架,学习起来就更加清晰和系统。
接下来我们说第二点,巩固。在说书里的方法前,我们先来说说我们常规认为的所谓的正确的方法是什么样的。比如《异类》里面的“一万小时理论”;《三国志·魏书》里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狄慈根的“重复是学习之母”,他们都认为,重复就是巩固的最好方式。
但这本书的作者说:不对,不是这样的,或者说至少是不够效率的。他们做了很多个实验,最后都证明了一点,简单的重复只会让你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熟悉感,创造出一种已经记住已经学会的假象。最后测验的结果都是实验对象不能通过重复很好的掌握知识。
书上用了大量的实验和例子说明,间隔练习或者穿插练习,都比只是简单的重复练习效果更好。关于两这点是有科学证明的。比如人类的记忆是遵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假设你背20个单词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你花了三个小时重复背上三遍,肯定不如分成三天,每天背一个小时的效果。
书上还举了个棒球运动员训练击球的例子来说明穿插练习的效果更好。训练中,运动员需要练习45下击球。其中一组先练15次快速球,接着练15次弧线球,再练15次变速球。另一组则是在全部45次投球中,这三种球路会随机分散出现。六周后,经过测评,第二组队员的击球表现明显比第一组更好。
所以不管是背单词还是棒球的击球训练,集中练习重复所带来的熟悉感都会误导我们,让我们以为自己掌握了。这种熟悉感会让我们的学习变得很轻松,比如背过一个小时的单词,接下来的两个小时的重复就会很轻松。击球也是,同一种类型的球,他可以舒服的预测球路,判断挥棒时间和击球时机。
这种舒服会让我们感觉进步效果明显。但实际上,我们在这种舒服里丧失了大部分注意力,效果很难维持很久。而间隔练习和穿插练习虽然让我们感觉进步缓慢,但实际上它的效果会更持久。所以书中得出来一个结论:我们应该在学习中给自己制造一些“困难”。因为某件事物所耗费的努力越多,你学的就越扎实。
最后,我们来讲第三点:检索。有一种被验证有效的学习方法,叫做费曼技巧。这种方法让你试着把学到的东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跟别人讲一遍。这个给别人讲明白的过程,本质就是检索。
因为这个过程需要你重新理解知识,你就是需要不断的检索回忆,才能以自己的语言讲明白。就像我写这篇读书笔记,也是一种跟别人讲明白我学到什么的过程,也是检索。这样的方式能让我发现一些自己讲不明白、模糊的地方,当我解决了这样的模糊点,对这本书的学习自然是更加深入了。
然后书上又给出了一个特别的结论:“考试是最好的检索方式”。注意哦,这不是观点,而是经过实验证明的结论。但这里的考试,不是我们所认知的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尺。他说,这样理解考试会给学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是对一个人的能力的错误衡量。更正确的方式,是应该把考试看成从记忆中检索学问的一种练习,把考试当成一种学习工具。
这段话真的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对同样一件事的不同认知,真的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就像很多人都会把错误看成失败,对犯错有一种莫名的厌恶感,想尽办法避免出错。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勇于试错,并从错误中获得纠正性反馈,反而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学习方式。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我们现在早已脱离学生身份,要如何通过“考试”来检索来学习?我个人的做法是,加入时间的视角。简单点来说,就是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角度来给自己“考试”。比如这个知识在我过去的生活中体现在什么地方?我现在做的什么事情可以用这个知识来解决?未来我还可以把它应用在哪里?
这相当于一种知识的情境代入,像是在我的大脑建立了某种索引,以后当我遇到类似的情境时,我就可以快速的检索并应用这个知识。
比如我们在很多类似《我是特种兵》的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话,长官问士兵们准备好了没有,他们的回答永远都是“时刻准备着”。
知识也一样,你要让学到的知识在脑子里随时待命,这样你才能在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思路清晰并抓住解决问题的机会。
总结而言,编码,巩固,检索这三个步骤,绝对是我见过的关于学习最精炼的总结。不管要学习什么东西,你都可以试着把它分成几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然后采用穿插练习和间隔练习的方式练习它们,最后再从过去,现在和将来分别出发,寻找知识的应用场景。
最后说一点闲话,《认知天性》这本书在我看来,就跟《独孤九剑》之类顶尖的武功秘籍一样,在学习领域,它也是属于一等一的秘籍。但武功秘籍需要练,学习的方法也相同。你要把它真正践行于生活,才能向积攒内力一样,让知识真正存于大脑,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