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在老家的第三天,我们计划出去玩一下。附近没有什么知名景点的小地方,就会有这个问题:昨晚大家七嘴八舌,总感觉去哪儿都不那么如意,最后还是决定去港口看海,毕竟不管什么风景,只要有海,总不会让人太失望。
在路上,我忽然意识到,自己有一个尴尬:我跟人介绍,老家是黄骅的,地理学得好的会说,啊,我知道,黄骅港,渤海边上。
实际呢,我是在海边的盐碱地上度过了童年,但和黄骅港没什么关系,大海,也并不在我的记忆里。
我儿时长大的地方,已经在现实和名义上彻底不复存在了。当时这里叫中捷友谊农场,是六十年代捷克援建的,如今,这个名词已成为历史,现在叫“沿港经济开发区”;我当时住在中捷农场炼油厂的家属区,如今已全部变成工业区。大学时我曾远远地望过一眼,不再抱能回去看看的打算。也没啥可看的,物非人是,无处凭吊。
对家乡的回忆,我中学时写过一篇文章,后来放在了新浪博客的开博第一篇,叫《风,曾经萧萧》,家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风。
高天冷云,荒草离披的盐碱地,一个又一个水洼,寒光粼粼,而呼啸作响的风就在这寥廓天地间自在吹荡,狂捐不羁,如千百年前感慨悲歌的游侠。
千百年后,一个走路不大利索的小孩子,闯进这幅苍凉的画卷。后来的他,已经忘了这个场景是怎么发生了,因为他脆弱的身体,家人很少让他出门。可这幅画卷深深镌刻在了他的脑子里,一如曾呼啸席卷过他身体的风那般真实。
他喜欢风。海,也许相隔不远,因为没怎么见过,对儿时的我十分生疏。
当他成为了现在的我,也算见过一些海,北戴河、大连、上海、香港、深圳的海边,都去过,回到家乡,也不觉得海是一定要见的。只有在去的路上,我才发现,渤海湾的家乡,从来都不是以“海边”这种形式存在于心中的,好像,是有些遗憾。
但在海边的人,一定会见到大海吗?我问这次同去的堂妹,她在黄骅长大,是黄骅市而不是黄骅港,她说,好像也没有怎么见过。
为什么?这次寻海之行可能给了答案。
我们来到黄骅港,一路上是根据XX会议精神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横幅,进入市中心,特像一些城市的市郊,高楼林立,却看不到多少人。根据路牌,先来到“贝壳湖公园”,发现就是一个开阔的广场,一个挺小的湖,对面湖心岛上还在施工,下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继续向着海前进。
再往前,目之所及,尽是工地。来到一个叫东渡码头的地方,看地图,这里还不是海边,是一条河快到入海口的河边,这里依然是未完工状态,进大门一条蓝色的跑道看上去很舒服,一侧是一排工地挡板,印着未来这里的样子,有游乐中心、游艇停泊区、烧烤一条街等等,一侧是上船的地方,有几艘小汽船,介于游船与渔船之间的感觉,总之绝对不会吸引你上去。看介绍,这里预期要建成一个大型的旅游景点,但现在还在跑办手续和施工阶段。
没意思,真没什么可看的。我们又出发了,去距离海最贴近的地方,来到真正的海边——根据地图,右边是陆地,左边应该就是大海了,不过往左一看,还是水洼的感觉,不过眼前这般场景,倒是似曾相识。先前那张照片,即是在这里所拍。
右边,是正在进行填土施工的现场。
前面没路了,有一条堤坝,我过不去,老爸带着妹妹、堂妹翻了过去。过了一会儿,微信群里传来照片,他们终于见到海了,三人都很开心。
对我来说,此行虽然没有见到真正的海,但能够回到童年曾闯入的天地,也很欣喜。我想,这一路见到的景象,没错,是我念念不忘的故乡气息,苍凉、萧瑟,一望无际的荒野,你仿佛感觉不到有什么生命,但能感受到一种原始粗犷的生命力。
但这种原始并不适合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譬如这样的海岸,从消遣娱乐的角度来说,着实没有什么吸引力。盐碱地,泥滩涂,充满腥味的海风和渔船,有什么好看的呢?好在这里也在转型,在发展“旅游业”,向那些十一能够看人山人海的景点学习,建设着能玩能看能逛的符合都市美学的度假村。
我这样一个热爱这片盐碱地、也热爱现代文明的孩子,有什么理由不为之高兴呢?毕竟,千百年来,不论天地之间的景象如何变幻,席卷八荒的风,会一直游荡其间,也会一直游荡在我的血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