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小时,总计691小时,第660日。
阅读《英国史第一卷》至41%
爱德华一朝与战争相始终,征伐诺森伯里亚人、东盎格利亚人、墨西亚五部、以及自诺曼底和布列塔尼来犯的丹麦人,所向皆捷。爱德华御敌有谋,不亚于临敌有勇。爱德华国王筑城于切斯特、沃里克、塞伯里、白金汉、托塞斯特、马尔顿、亨丁顿、科尔切斯特,克捷于腾斯福德、马尔顿两场决战
罗马主教日夜期盼自己掌握对教会的绝对统治权,明白一旦神职人员禁欲守贞,完全切断与民事权力的纽带,被剥夺了一切世俗的野心,把一切精力倾注于以永无止境的勤奋来光大教会的荣耀,将会多么值得庆幸。罗马教廷明白,如果修道士可以结婚成家,就永远无法接受严格的纪律,或是甘心作上级命令的驯服工具,实现罗马教廷要求的热诚和服从。因此,教皇大肆鼓吹禁欲守贞是教士无法推卸的责任,要求整个西方世界的神职人员弃绝婚姻的权利。
新君爱德华继承王位时,年仅十五岁。他的即位没有面对多少障碍和反对,只是爱德华的继母埃尔弗雷达有一个七岁的儿子埃瑟尔里德,太后试图将他扶上王位。埃尔弗雷达宣称,先王埃德迦和爱德华母亲的婚姻无效。她掌握了先王的许多事权,有自己的党羽支持她觊觎王权的要求。但爱德华即位依据充分,优势明显。他是先王遗嘱指定的继承人
丹麦人入侵以后,英国人不仅得以长享自由,而且似乎来日方长。部分原因在于:北欧海盗已经在法兰西北部建立据点,把过剩的人口移植到那里。部分原因在于:英国列王尚武善战,捍御邦家、不分海陆。入侵者每一次都功败垂成,惨遭驱逐。但随着新一代北人崛起,诺曼底征略大功告成,英国人理应恐惧丹麦人卷土重来。因为:丹麦人过去入侵的战绩依然记忆犹新,他们留在英国的同胞还没有完全被同化,也没有丧失战争和掳掠的积习,需要他们的援助。新君冲龄即位,而且长大成人后也无才无勇,不堪临御臣民,更无论外却强寇。来日大难,英格兰举国忧心忡忡。
查理国王将罗洛所部安置在古称纽斯特里亚的省份,作为议和的代价。一切如约,只有一个条款让傲慢的丹麦人震惊。罗洛必须根据封建之例,为自己的封邑向国王和宗主行效忠礼。罗洛不愿意屈己下人,长期拒绝行礼如议,但他不能为虚文而割舍实利,终于牺牲了自己的骄傲,向法王称臣。
埃瑟尔里德享国三十五年,辱国误己,糜烂海内。他第一次婚姻留下两个儿子,长子埃德蒙继承王位,次子埃德怀后来死于克努特之手。他第二次婚姻也留下两个儿子,阿尔弗雷德和爱德华。埃玛王后不久就将他们带回诺曼底。
丹麦人与英国人杂居各省,双方的语言几乎相同,习俗和法律差异很小,不致滋事。此后没有出现海外丹麦人的入侵,两个民族之间的旧怨没有死灰复燃。不久,诺曼人的征服将两个民族降为平等的臣民,他们的差异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历史上。但是,他们目前的做法给英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至斯佩尔曼(Spellman)时代,许多郡仍然每年过节庆祝这一天。
不久,英格兰的宫廷就充满了诺曼人。他们不仅受到国王的宠爱,文明水准也高于当时的英国人。诺曼人的语言、习俗和习惯法很快就在王国流行开来。在英国人当中,学习法语蔚然成风。廷臣竞相模仿法国的服饰、车马、游艺,甚至律师也在他们的诉讼和文件中使用法语
哥德文回国后,诺曼宠臣被逐,坎特伯雷大主教罗伯特离开英国前,说服爱德华国王收养威廉为继承人。这个建议得以实施,是由于国王厌恶哥德文、偏爱诺曼人、尊重威廉。罗伯特大主教奉命向威廉传达国王的美意,从而第一次点燃了威廉对英国的野心。
爱德华国王去世前,哈罗德早已准备就绪。他登上空缺的王位,国内几乎没有反对和骚乱,好像他是循例继承的合法君主。伦敦市民是哈罗德的死党,主教和牧师接受了他的理由,大贵族大多是他的姻亲和党羽,附议君统禅代。很少有人提及埃德迦·埃瑟林的继承权,更不用说诺曼底公爵了。哈罗德不等全国会议自由审议,也没有循例咨询全国会议的决定,就集合自己的党羽,从他们手中接受王冕。
诺曼底公爵刚刚得知哈罗德以诡计继位,怒不可遏,但他的自负高人一筹,遣使前往英格兰,谴责哈罗德背信弃义,要求他立刻让国。哈罗德回复使节:他没有义务执行依靠暴力胁迫勒索到的誓言。没有先王或英格兰国家的授权,他无权将王冕交给诺曼底公爵。
皇亚历山大二世有充分理由欢迎威廉和哈罗德的争执,这样他就有机会承担仲裁人的角色,而且可以预见,诺曼人征服英格兰还会给他带来其他的好处。这个王国一开始被罗马传教士纳入基督教世界,此后一步一步向罗马屈膝,但在教会事务上仍然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自成一体,与欧洲其他各地隔离。迄今为止,教皇的非分要求仍然鞭长莫及,而罗马教廷的威严正有赖于此。因此,亚历山大教皇希望法国和诺曼男爵一战功成,把这个国家纳入圣父的马前卒之列,让英国教会与大陆教会更紧密地融为一体。他即刻认可威廉的要求,宣布哈罗德为篡位者,患有伪证罪,将哈罗德及其追随者逐出教门。为了鼓励诺曼底公爵的事业,教皇赠他一面神圣的旗帜、一只内藏圣彼得头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