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林
我和玉荣是老相识,而且是掐指一算有几十年的那一种。
我们开始认识时,她还是个青涩的小女生,活泼中带着几分俏皮,一身篮色的校服,留一头黑亮的齐耳短发……那好像是几个要好的男同学自发的一次郊游!
我是到县城办什么事无意遇到她们的。
我大他们三岁,而且由于特殊原因辍学在家,按当时流行的叫法已经算是社会青年了,却每每乐意和同村的他们走在一起,也许是为了弥补辍学滞留在心中的那份缺憾吧!
其实那时玉荣还不和我们一个村子,她是河南店镇会里村的,当时正就读于涉县沿头职业技校,要强的天性使她乐意跟男孩子一起做一些课外活动,更多是有点带挑战性的那种……
这也许在平常人眼中觉得很奇葩,因此常会引来路人好奇的目光,每当这时,她小女生的天性就原形毕露了,撒着娇说:哎呀,那人瞧我呐,讨厌死了!话音刚落,前方一辆拖拉机突然停车,那个一边回头,一边看她的男子的自行车和拖拉机成功追尾,那男子气急败坏地踹了一脚碰歪了把的自行车,嘟囔一句,真他妈倒霉!
该!我们大笑着骑快了自行车,扬长而去!
这还真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年轻的我们快意恩仇,也曾幸灾乐祸。
天下也许最固执最匆忙的就是如流的岁月吧,越是在意时间的人也越有可能忽略岁月中的那些成长细节,童年似乎只是一个浪漫而快乐的梦,梦醒之后我们都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大人了。
而人们是否已长大的标志就是走出父母为你营造的温馨的港湾,变得俞发的忙忙碌碌!
她那时已嫁到我们村,成为我一个好友的妻子。
人生像极了一次漫长的旅行,同在一列火车上,不同位置的窗外一定是截然不同的风景。
我们同在一个村子,却各忙各的,但毕竟呼吸着同一时空的氧气,总会有关于她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到我的耳朵里!
倔强的个性注定她持有不甘平庸的秉性,一九八九年,她为了改变贫困的家庭面貌,从亲戚朋友那里东拼西凑,多方筹集资金,承包了几亩水浇地,在村里建起了第一家日光温室大棚。大棚种的都是反季蔬菜,干好了肯定会有不错的效益。
种大棚是一种又要技术含量,又要付出巨大劳动量的工作,不知有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她和丈夫都在为大棚而忙碌着,冬季大棚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保温和光照,当太阳落山时,要把所有的大棚都盖上厚厚的草帘,当太阳升起时再把大棚上的草帘一个个卷起来,十几个大棚,就这草帘的覆盖和卷起就得付出巨大的体力,一茬蔬菜种下来得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呀!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棚里的蔬菜们长势喜人,刚露出来的小蘑菇象一把把小雨伞,透露着喜庆和希望。
在那段日子里,小两口每天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享受着脱贫致富的美好憧憬。但好事多磨,一天夜里,天气骤变,忽然下了一场大雪,一下子压踏了好几个大棚,一切美好的希冀也被那场大雪压跨了……
这对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是啊!我们都在生活的海洋中漂泊沉浮,谁也无法逃避风浪的冲刷与颠波!但命运之神对她似乎格外的严苛和残忍!
也许每一个成功人士都须经历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难方能修成正果,正象孟子说的那样,天降大任于斯人,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却忽略了她只是个瘦弱的小女子,一位护犊情深的母亲!
那年冬天,也许是她此生最寒冷的一个冬季。正在为大棚而忙碌的她忽然接到儿子所在学校打来的电话,说她的儿子在学校宿舍里煤气中毒,情况十分严重,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怦怦跳动的心脏仿佛一张嘴就会蹦出来,情况严重?能严重到啥程度?她连忙放下手中的一切,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赶到儿子就读的学校,谁知那个严重的情况只是校方保守的说法,她见到儿子时,儿子早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见到儿子的那一刻她一下子怔住了,脑海中一片空白,甚至忘记了哭泣,那种钻心的疼痛已经用泪水不能表达,她只觉得眼前一黑,一下子昏死了过去……
失去爱子的那段日子,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是啊,失子之痛是所有母亲都无法承受的硬伤,她目光呆滞,万念俱灰……
她甚至想到过轻生,让生命连同这千疮百孔的心绪一起消失!
那天,她不辞而别,坐上了通往北京的列车,去看看那座让无数人无限神往的都城!
因为去北京看看,那是儿子生前的一个愿望,"妈妈,等我考试得了一百分,你带我到北京看看……”儿子稚嫩的声音里带着垦求和天真!
我的好儿子,你在妈妈的心中一直都是一百分,只是妈妈太忙了!没有时间陪你……妈妈现在有时间了,妈妈去陪你一辈子!
为了改变贫困的家境,她欠孩子的太多太多,似乎只有结束生命才能抵消对儿子那份深深的内疚……
这次特殊的旅行却让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农家女》的主编,《中国妇女报》的副主编谢丽华。
正如她回忆的那样:从1998年接触农家女,她已经从困惑无助寻死觅活的乡下小媳妇练成了金刚不坏之身,从懵懵懂懂瞎打误撞到农家女金种子讲师团骨干成员,从地摊卖菜连账都不会算到养老连锁经营,这都得益于最初的梦想和遇到北京《农家女的主编》、《中国妇女报》副总编谢丽华老师以后的逐渐蜕变。
和谢老师的那次邂逅,象结束黑暗前迎来光明的那抹曙光,让她的心胸豁然开朗,她一下子更加懂得了生命的内涵和意义,人活着,看重亲情没有错,爱孩子,爱家人也是人之常情,但那种爱只是小爱,大爱是让生命之光照亮社会,温暖更多的人!
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和深深刺痛让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母亲的伟大和慈爱,为什么不能用一种方法让天下所有的母亲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关怀呢?
办一家养老院吧,这个想法像一颗流星般在脑海中闪现出来,而且愈来愈清晰浓烈!
但办养老院谈何容易,一没资金,二没背景,更主要的是还没有一点经验,选址,筹建,走程序,对一个平常人来说,那一关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但她不愿做平常人,不愿走平常路,她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坚强地迎难而上!不经历风雨,那能见到彩虹,有多少不朽的名言不是灵光一现的想像,而是历经无数坎坷后对人生的深切感悟。
2011年8月,她的第一家养老院在涉县清凉村终于成功面世。这是她开始慈善事业的处女作。经过深思熟虑后,命名为"涉县康乐老年公寓”。
同时提出了“大爱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的经营理念和服务宗旨。这在涉县甚至整个燕赵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得到了社会的推荐和认可。
她并没有因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陶醉其中,而是趁热打铁,一发而不可收。
从2011年起,她以玉荣养老总院为核心,覆盖了涉县境内的清漳、坪上、上巷、峪里、偏城等十二家养老分机构。成为目前邯郸市规模最大、入驻率最高、管理最完善的养老服务机构。
她说,我们无法让生命增加长度,但我们可以努力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在这期间,我听到过太多太多关于她和那些老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她也因此获得了无数来至社会各方面的赞扬和荣誉!
她先后多次被授予“三八红旗手”“最美老区人”“河北好人”“河北道德模范”……
我最近见到她是在一个朋友儿子的婚礼上,她被邀请为证婚人在婚礼上进行了演讲。那一番谈吐,章法自然,张弛有度,俨然已是大家之风!
她问我,讲的怎么样!
我脱口说了一句无数人说过的名句“很好,巾帼不让须眉!”这不是恭维,而是发自内心的赞许。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她不再是那个感情用事的小女生,也不再是那个寻死觅活的农村小媳妇,她早已蜕变为一个能为更多人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慈心悠悠漳河水,秉志巍巍太行山。
十年风雨创业路,荣辱忙闲苦也甜。
夕阳依楼伴孤影,甘做儿女慰老年。
试问巾帼情何堪?大爱无言天地间。
这是她写的诗,这首诗更让我惊叹不已,让我吃惊的不单单是她的文字修养得以提升,而是惊叹她的人生境界已经变得如此厚重!
近日,她又应邀参加了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发起的“社区公益走好最后一公里”的新模式,这是公益事业的升级版,也是她公益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人生没有坦途,成功的路上写满了仓桑,辉煌的厉程中铺满了艰辛与曲折,我欣赏她的不是问鼎人生奖台后的鲜花和掌声,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万丈豪情!
张爱林,涉县弹音村人,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邯郸日报》、《邯郸晚报》,《河北农民报》《作家文苑.》、《清漳两岸》……三次获“三木秉凤杯”全国征文不同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