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很少有一个村子像后岸村那样,能以诗词而让人铭记,尤其是,它还处于群山环抱之中。
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去过后岸村两次,第一次,错过了阳春三月后岸闻名遐迩的桃花坞,第二次,踩在了水蜜桃采摘季的尾巴上。但对村子的印象,却并未曾止步拘泥于此。
寒山子、寒明岩、十里铁甲龙,俨然已成为后岸的标志。抛开繁复的历史人文,呈现在眼前便是一山一溪一村落,相信这也是更多人眼中的后岸。
内行人自是研究它的悠久历史,和合文化,抑或是山体地貌;对吾辈外行人来说,行走其内,领略到久违的乡野气息,闲庭信步之间,时光便这么悠游而过,亦是一种幸事。
行走后岸,更多的是一种慢村休闲的情怀。村子不大,半天绝对可以转完,但是来这里的人大多会选择最少住宿一晚。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乡野间的闲适恬淡。在品尝过美味的小溪鱼、桃浆玉液之后,美美的休息一晚,于次日清晨早起,哪怕只是散步,都能收获不一样的闲情逸致。
村里农家乐发展的风生水起,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住宿问题,不过,逢节假日,还是要提前查看一下是否可以入住,随着名气的提高,这个村落正迎来越来越多的游人。
在清晨醒来,若有足够的体力和精神,不妨去爬山,十里铁甲龙正屹立在这里;或者也可以像我一样,背起相机,在熹微的晨光中,寻找一份宁和与娟秀。
行走在后岸,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去点缀,你只要用心去看去记录,放慢脚步,一山一水,一花一木,处处都是风景。
有成群的锦鲤一路跟随你的脚步,若手中恰好有合适的食物,丢两块面包屑进去,会让你收获更多的笑意,快乐本就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情。
有古色古色的石材料建筑,映着嫩绿的芭蕉,初晨柔和温暖的太阳光线,恍惚间,是走进了石文化精髓的盛宴所在。
遇到晨起携爱犬散步的当地老者,狗狗很亲切的围了过来,老人说,如果你手里有吃的,就可以和它们做朋友了。可惜了我一出门不带零食的人,不能逗上一逗。
第一次的行程便在这么匆忙的清晨中结束。只见过群山的巍峨,舒适闲逸的村落,却因为时间原因未能好好的体会。
在下一个清晨里,特意走上了远离村落住宅区的道路,天光一点点泛白,群山间浮现翩然的云雾,缥缈若仙。后岸村一直处在发展之中,眼前的始丰溪畔,正计划搭建一个大型的水上项目,抱歉匆匆听了一句,并未曾记得名目,若有机会,未来建成之后你们可以亲自去感悟一下。
晨光、溪水、群山、绿树,在时光流转之中渐渐明朗起来,天亮,云雾骤减,水中倒影一点点清晰,蓝天和白云开始突显自己的存在感,而这一变化的时间,也许只过了一瞬,也或许,这寸光阴已过了很久。
那时想起:“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的确,美好的文辞总该归功于眼前所见的美景,不然日出日落,中国哪里见不到,却唯独加了大漠、加了大海、加了高山之巅而格外引人瞩目。
若是寻常日子,看到太阳升起,多半只是起床而已,勿耽搁了工作抑或上课的时辰;反而是在这片清幽之境,袅袅云雾在眼前凝聚又散落,合着周遭气息,无端令人增了几分文艺美感。
沿途路上的小花,村里人沿路摆卖的新鲜桃子,一条横跨溪流的大桥,在这种气息里,莫不变得温暖和谐。也包括围墙边野生的狗尾巴草,有一瞬间的冲动,想折几根下来,编个小狗小兔子什么的,再一念触及年岁已长,生生作罢。
视线收回到十里铁甲龙上,天空折射下的万道晨光,映着古意盎然的松柏之木,禅意与道之所向层层交叠而过。
只一线天光,涤荡过浮尘万千,在重重黑云的压制下,傲然夺目的倾泻而下。
直到朝阳的温度由暖及热,天光由最初的明灭泛白迸发出湛蓝之色,才将视线从这一方图画里收回。
花花草草便在晨光里尽情绽放,回程处,未知其名的植物与果木浸润在阳光中,煞是明媚鲜艳。
行走在后岸,除了美食美景外,更有让都市人群意料之外的惊喜,免费WIFI的覆盖,让手机不离手的你可以在青山绿水间,继续着网络带来的熟悉与联络。
春花秋实,夏荷冬雪;四时常有交替,而风光绝不雷同。天台的美景数不胜收,而后岸也绝对是天台风景线上的一颗明珠。
春风十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最美的时节,遇见最美的风景;抑或行走在四季,夏荷、秋葵、冬雪、蜜桃、葡萄、漂流、登山一一寻觅而过。于清晨,邂逅一抹晨曦微光;于寒夜,举头得见漫天璀璨星华;闲来煮酒品茗,对弈一场,知己两三,方觉流光静好,浮生未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