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黄磊老婆孙莉在微博上晒出女儿黄多多染紫色头发的照片,一瞬间评论区各种声音纷至沓来。除了夸赞黄多多漂亮之外,但更多的是探讨黄磊与妻子孙莉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适。很多声音还是觉得黄磊的教育方式值得学习。
我看过黄磊的一段视频,视频中问如果女儿早恋的话,他会怎么做?
他大概是这样回答的:“早恋就是一个很混蛋的词。在十四五岁,懵懵懂懂,对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喜欢是很正常的,是人本身最天然的东西。你要把他往健康的方向引导。男孩女孩可以一起玩,但是不要过早的尝试性,如果尝试性也要保护好自己。斗争、批判早恋的行为都是很混蛋的。”
听完这段话,我想黄多多好幸运,遇到这么一个开明的父亲。不仅染发,孙莉也曾发过黄多多涂口红、涂指甲的照片,快乐的做自己。其实想想我也很幸运,我也有一对开明的父母,我能这么幸福、健康的长大,真的要多谢我这一对开明的父母。
我的父母是农民,我父亲是1957年,我母亲是1964年,和我(我是1993年的)同龄的父母比起来,我的父母算年纪很大的了。我的父母经历了文革、困难时期、改革开放等,他们那个时代的人思想应该是比较封建的,但我的父母恰恰相反。
在我们村一直有一种很封建的思想就是女生不用读很多书,读那么多书又浪费钱又没用,反正最后都是要出去打工。周围的叔叔阿姨都是这样的想法,而且也确实这样做,我村里好多姐姐上完初中之后就没用读书了。但我的父母并没用这样的想法。
我的父亲因为时代的原因,他考上了高中,但是家里没用后台,他的通知书被一个有势力的人把名字改成了他儿子的名字,等我爸知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我爸太想读书了,想读书想得发狂。但是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读私立学校。那时候如果没有通知书,你根本就不能去上学。所以从那时候起,家里的每一个人只要能读下去,愿意读下去,他都不惜任何代价让家里人读书。
我的小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姑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但那时候家里很穷(爷爷很早就不在世了),奶奶想让小姑不读书了,回家干活赚工分。但我爸就坚决反对,说你们不送她,我送。然后我爸就出去打工,赚的多少钱就寄回家,5块、10块的寄回家。后来小姑还差四分就考上了清华大学,她想复读,再考一次。但大伯和奶奶都不让读,我爸就寄钱给村里一个很好的叔叔让他帮助我小姑复读,但大伯和奶奶太强硬了,我爸又不在家,所以小姑就没有复读成。一直到到现在,我爸都内疚,如果当时在家,我小姑现在应该就不会是在家做农民的样子。
所以,从姐姐、哥哥、我上学之后,我爸就说要努力挣钱,让你们都上大学。所以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和姐姐一起读书的那些没考上高中的女生朋友都被父母逼出去打工了。我姐不想出去打工,还想读书,但没有考上。当时刚好县里建了一所私立高中,但学费很贵,我姐有点犹豫。但我爸说只要你想读书,我就送,学费我可以解决,就这样姐姐上了高中。
三年高中很快过去,姐姐高考了,但没有考上本科,考上了一个专科学校,又得面临学费的问题,还有村里人的眼光。村里那些叔叔阿姨就笑话我爸说:我女儿都挣钱给我钱了,你的女孩还在花钱,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我记得当时我爸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你现在是让你女儿在工厂站着日夜颠倒地上班,又累又苦,我要我的女儿以后在大企业朝九晚五坐着吹空调挣钱,而且挣得肯定比你女儿多。就这样,姐姐上了三年的专科学校,出来虽然没有坐着上班,但是确实是在吹着空调,朝九晚六,不淋雨、不被晒。
父亲说当年是因为社会条件不多,没有机会读书,但是现在社会资源丰富,有那么多机会读书,为什么不读呢。人多读一点书,就多一份气质,多一份修养,多一份学识。
所以到了我这里,我读书就是全由我做主。当时村里有一所小学,但并不好,我说我要到乡里的小学读书,我爸说好。当时去乡里读小学是要多收一份“编外费”。后来小学读完之后,我说我不想去乡里的初中上学,当时那个中学教学质量真的很不好,(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就关了)。我说我要去县里的中学上,我爸说好,同样的也要多收一份“编外费”。后来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高考也发挥得很好,考上了本科学校,我是我们村第一批女生上大学。到现在我工作,实现了父亲当时说的,坐着吹空调挣钱,工资还比她们高。
我的父母虽然没有给我很优越的物质生活,但却给了我无比优越的精神生活。当别人都在劝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的时候,他还坚持让我们两姐妹读书,这就是我的父母,虽身在农村,年龄接近封建时代,但思想却已到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