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思维的几个小误会

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是近年流行的一本书,就像它的原版副标题一样,这本书讲的是一种新的成功心理学,也就是原汁鸡汤。近年在网络流行的关于“不要夸奖孩子聪明要夸奖孩子努力”之类的二手三手N手鸡汤,都源于此。这本书的中译版有译成《心态胜胜》,有译成《看见自己的成长》。作者Carol S. Dweck,斯坦福心理学博士。

出于模型的简化,作者把心态或思维模式分成对立的两极:固化思维fixed-mindset,成长思维growth-mindset。前者认为智力是天生的,天赋是不可改变的;后者认为智力和天赋都可以后天开发。因此,两种思维发展出不同的处事态度和结果:

固化思维 成长思维
期望 自己看起来比别人聪明 学习成长
面对困难和挑战 尽量回避,免得失败出丑 积极拥抱,从而获得更多成长机会
遇到阻碍 或者产生对抗情绪,或者直接放弃 坚持面对,即使失败也不退缩
对待努力 认为刻苦追求是无果的,甚至等于承认自己不聪明、没有天赋 认为努力是人生不二的路径
对待批评 认为批评是对自己的否定,哪怕是有益的反馈也会无视之 从批评中学习,从批评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对待他人的成功 害怕他人的成功,因为那意谓着自己的失败 从他人的成功中获得经验和激励,推动自己的成长
结果 可能获得早期成功,但很难充分发挥个人潜力 越飞越高

从上面的对比表格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理论模型,书里有大量的“故事”或者“案例”套用到这个模型中证明成长思维之优于固化思维。网上关于这种模型的再制鸡汤已经很多,不再赘述。只提几点我觉得容易被再制鸡汤误导的内容。

  1. 虽然作者的模型建立了两个对立派:固化思维和成长思维,但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成长思维或完败的固化思维,每个人都是一个混合体,在某些方面固化思维为主,在另一些方面成长思维为主;即使是同一件事,在某些情境下会开启固化思维,在另一些情境下会开启成长思维;

  2. 因此,培养成长思维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识别自己在什么方面、什么情境下会开启固化思维,作者建议给这种情形一个名字,这样,每到这时,就可以在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尽量阻止固定思维来主导事态发展,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在同样的情形下培养出成长思维;

  3. 虽然成长思维听起来千好万好,但你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凡事都追求完美,那些于己、于人都无伤的,固化思维又何妨;

  4. 作者否认天赋吗?不!作者承认天赋,的确有些孩子有些人就是天赋异禀。成长思维模型不是为了否认天赋,而是为了追求个人的潜力:不管你天赋如何,你总能比自己昨天更好那么一点儿;

  5. 不要表扬聪明要表扬努力?不要表扬聪明,对!表扬努力(effort),不对!要表扬的是过程(process)。过程包括努力、策略、专注力、坚持。光傻傻努力坚持,不知道调整策略,不知道从失败中学习,这是不值得也不应该表扬的;

  6.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主旨是宣传作者的这个“新”的理论模型,“感化”那些固化思维占主导的人,但对于潜意识里已经认可“成长思维”的读者来说帮助可能不大,因为这些读者更关注的是如何操作才能更好的阻断固化思维的干扰。

在书里无数的例子中,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是这样的:一个九岁的女孩参加比赛,希望拿到奖牌,结果没拿到,家长应该怎么对孩子说,有五个选项:
A: 告诉她,你(家长)认为她是最棒的
B: 告诉她,她应该获得奖牌但被别人抢走了
C:跟她说奖牌不重要
D:告诉她,她有能力,下次一定能获奖
E:告诉她,她的确还没资格获奖

成长思维的正确答案是E。A-D四个答案都不能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唯有让孩子知道自己还没有资格获奖,告诉她如果想获奖她只能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去训练,才能让孩子更上一层楼。

之所以把这个例子拿出来,是因为儿子打羽毛球的六年多里,A-E五个答案我都试过,期间各种抓狂和崩溃。而我的结论是,虽然理论上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但,同样的信息,如果传达方式不同,标准的正确答案仍然可能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力。套用理论很简单,实际操作总是太艰难。

所以,作者在最后说:培养成长思维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不是你今天宣布“我要用成长思维啦”,你就拥有了它,事实上,就算你有主动意识、正确的办法,你仍然要花费很长时间(数年?)才能把自己的某个情形下的固化思维驯化成成长思维——你看,这里有个小小的悖论,如果你能接受这个理论模型,你得先有点儿成长思维,否则,你根本就会觉得成长思维就是扯淡。


题外话,这本书在北美相当流行,在图书馆排了半年才排到。可见,鸡汤处处受欢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成长型思维的概念 2017年,全球奖金最高的教育奖项“一丹奖”公布首届获奖名单,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摘...
    燧石取火阅读 27,189评论 3 31
  • 这篇文章是关于心智的,是费曼学习公式那篇文章文末提到的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人格的思维,文章来源于Farnam Str...
    李绅Luis阅读 6,596评论 0 14
  • 一直以来大众都认为孩子将来的成就高低,除了环境,最大的原因就是智力,而智力主要是靠遗传,不可改变的!但其实并不是,...
    EasyEnglish阅读 1,026评论 0 1
  • 9月底辞职,去东南亚玩了一趟,又赋闲在家照顾老妈,最近来上海找工作。 每到这种时候,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想很多...
    Cracks_Yi阅读 306评论 0 0
  • 文/言西早 “穿上我们这身衣服,哪有危不危险的。” 前段时间,军医突然出任务,这是他失联前夜对我说的话。“突然”只...
    弥道天雨粟阅读 759评论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