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写到: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的确,随着成熟,我们尽管有着某种人所不及的光辉,也会变得平和许多,不再刺眼;也会以更加亲和的语调,为人所接受。而这一切,皆属自愿,或者是血液里流淌的一种自我的基因,与适应生存的察言观色无关,与遇到困境的祈求无关,我们不再迎合别人,我们不再虚伪的假笑,甚至我们不再深信曾经确信的东西,以一种适合自己的惬意走在成熟的路上。
于是,我们既然选择了成熟,就不可避免的选择寂寞与孤独。
有时想想,我们走过的路上,的确不像吃饭那么简单,城里的馆子味腻了,可以到乡间,品尝妈妈的味道。这一路,注定了有坑坑洼洼,有草地大山,有浮浮沉沉。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是生活本真的痛苦潦倒,更是心灵的一种煎熬。
就像是熬药,我们必须用时间长河中的一汪清泉,守护其中的寂寞与孤独,相容的那一刻,便是走在心灵成熟的路上。
可接下来的路,也并非那么从容。我们不知道还有多长,我们也不知道要怎么走。我们需要调整,从外到里,用看淡去置换。这就意味我们要抛却我们曾经长期坚持的东西,抛却曾经繁荣实际虚伪的生活,活出自我。
记得老首长发过一个视频,是关于快乐退休生活的感悟。里面的一位阿姨唱到:
人生,是从退休才开始,
没有学业的压力,
没有事业的烦恼,
没有功名利禄的诱惑,
变得真实、安详、美好。
这位阿姨还觉得接下来的时光:
每一天都是节日,
每一天都是假日,
每一天都是双休日,
每一天都是旅游日。
每一天都是美食节,
每一天都是艺术节,
每一天都是情人节。
阿姨感慨到,从此:
人生就像一本书,
越老越有滋味;
人生就像一支歌,
越来越有情调;
人生就像一幅画,
越来越有内涵;
人生就像一杯酒,
越来越有味道。
阿姨还劝:
年轻的朋友不用急,
不用躁,
等各自完成了各自的人生苦里,
就会得到老年俱乐部的一张门票。
可分明里面有种说不出的自嘲:为什么要等退休?
没有谁像退休那么急迫,一股脑挤在学习的路上。儿时曾经鄙弃的书法、摄影、音乐、跳舞,等等,不管是否有天赋,不管是否喜欢,像饥不择食,统统将就,全都拾起。
难怪广场被大妈占领,声震环宇。难怪公园舞动太极,舒缓飘仙。就连拍摄景观,最新的设备,永远在最老的人手里。因为他们在寻乐。
而这,是因为选择成熟,也必然选择孤独与寂寞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