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整本书看下来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爱是一种能力。”记得最初看到这句话时,感觉后背瞬时起了鸡皮疙瘩,这是我内在震颤的一种生理反应。这句话的潜藏之意便是,能否爱上一个人关于于自己的能力强弱,与对方无干;恨一个人,只能说明自己爱的能力不够而已。
最近在三个地方看到同样一句话,一处是网易云音乐评论中,一处是陈果的授课中,一处是在豆瓣。在能够大范围打动众人的一句话面前,我也毫无例外的被征服。是什么样的句子可以被众人广泛引用?这条句子是这样的,“因为我爱自己,所以让我遇到了你;因为你深爱着我,让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因为被打动,所以我没有费用丝毫的力气就把这个句子印刻在了心里,又因为印刻心里,所以我在某些生活之中感受到温暖之时,这条句子就自然浮现于意识之中。比如今晚吹着脸上暖暖的风,比如今晚床边女儿和我的一番家常话。
爱自己的人是个什么样子?生活中很容易模糊处理很多临近相似的现象。有时会把自私与自爱混为一谈。这种误解自古有之,比如大众对于伊壁鸠鲁学派的误解。伊壁鸠鲁强调个人生命里应充分的享受乐趣而不必忧患死亡,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完全没有必要耗费思虑精神。后来者就给伊壁鸠鲁学派扣上了一个享乐主义的帽子。其实,伊壁鸠鲁强调的是,在现实中做决定时应考虑的是个人真正的快乐,选择那个让自己真正快乐的选项。比如面对甜食,吃能够让自己暂时的获得感觉上的快乐,但会引发后续更多的不快乐,比如牙齿、消化和肥胖问题,而拒绝则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所以伊壁鸠鲁学派的核心精神更希望人在面对甜食时选择拒绝,因为这样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其中还包括克服诱惑后带来的成就感引动的快乐。当然后来的密尔很好的使用了这一哲学思想,系统的创立了功利主义。如此一样,每谈及“爱自己”,很多人会误以为是自私自利。真正爱自己的人,具备一颗对人深切的关爱之心,因为对自己的细腻觉察也就可以对所有人保持一份细腻觉察,因为对自己的在乎呵护也就可以多所有人保持一份善良敬意了。真正爱自己的人,也深知如何伤害他人其实也就是在伤害自己,因为懂得任何释放出去的破会都会被部分的反弹而伤及自身。
换言之,当某人抱怨世界回之TA以无情冷漠之时,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对自己过于冰冷残酷。对自己痛下狠手的人,怎么能够指望别人对你报之以温暖呢?当看到冷峻严寒冰霜,作为人,哪一个不是做好了缩手缩脚。
用温柔的目光触及对方时,在对方报之以微笑的双眸中看见了自己的慈眉善目。用和善的语言与对方私语时,在对方回应的婉转言谈中听见了自己的菩萨心肠。世界是一面镜子,“爱”是一个人笑容可掬的面对着这面镜子。也许并不知道这就是爱,在世界反馈的讯息中,渐渐看清那个充满爱意的自己。
借爱的名义彼此伤害的双方,其实根本不存在爱,这是对爱的亵渎。比如濒于崩溃的夫妻,彼此的痛苦折磨只是让对方看到了更为可怕的自己;比如濒于破碎的亲子,彼此的争执冲突只是让彼此看到了因欲念陷入黑暗之中的自己;比如一切形式影响到彼此生活质量和精神质量的关系,都不能称之爱,如所谓的校园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