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灵魂对话# 100/3
张庆,42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墨水湖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他“懒”得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懒”得给学生出卷,甚至“懒”得给学生讲课。但就是这样一位“懒”老师,却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称赞,并成为墨水湖小学数学老师们争相模仿的对象。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这还得从五年前说起,因为那时的他遇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明明学生回家后的作业完成得很好,可考试时同样的知识点却总是出错。问题究竟出在哪?”通过观察反思,他觉得问题或许出在家长或培训机构给孩子辅导作业上,“因为成年人和孩子的思维是不同的。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题目虽然讲完了,孩子也许听得似懂非懂,并没有真正理解,但在成人的演示下,作业上的答案却可以写正确,而这又导致第二天老师批改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老师以为孩子们已全部掌握,因此开始教授新的知识点,以致孩子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就这样被一带而过 。”明白问题所在之后,张庆老师开始找相应对策。
后来他就想到了学习领域的一个非常出名的法则——金字塔学习法则,“金字塔学习法则”里边有七种学习法,这其中最有效的学习法则就是将学到的知识教授给他人。
于是在他的课堂上,就出现了以下的一幕幕: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分数的知识?”“我还想知道分数怎样产生?”“我想知道分数怎么分类?”……走进张庆老师的数学课堂,你能发现他的课有些与众不同:善于采用提问的方式将知识引入课堂,并带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点。
在给学生讲解“分数的意义”时,张庆会收集所有学生想了解有关分数的知识写在黑板,再将学生分组进行自由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指派一名同学上台答辩,内容对错与否,台下的同学们都可自由争论。学生争论后,张庆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点拨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他给自己立下规定:一节课上,自己讲的时间不能超过40%。“我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去讲,讲对了,学生容易听懂,也喜欢听。讲错了,正好对症下药,纠错补漏。”在他的课堂上,他总爱说“请你来说”“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等,通过轻松的引导、正确的评价,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不仅课上“懒”得讲,张庆有时连作业也“懒”得改。“我们的数学作业,多是班上的同学互评完成的。”学生陈浩阳说,老师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小组互查互评课堂作业,小组内分工合作,分层搭配,能力强的同学当“小老师”。在“小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稍微差一点的,也慢慢进步。他还让每个小组进行竞赛,督促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当查到错误时,同学们可以互相进行指导。而他,只管验收和点评。
第三个“懒”,是“懒”得出试卷。根据学生们学习能力的不同,张庆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明确了适合小组成员的出题范围、题型样式,人人都来当出卷员。比如,其中一个同学参与命题,其他人就来做他出的卷子。做完后,交回给出卷人批改,并由出卷人进行错题讲解。相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卷子互换、互考、互评,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都提高了。
就这样,这位“懒”老师让学生每学期的成绩都在汉阳区名列前茅。
日本国宝级园林大师枡野俊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石头有石头的心灵,木有木的心灵,大地也有大地的心灵,所以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认真去聆听他们的意志 。比如说把自己和这块石头互换位置,感受他希望被怎样摆放才最舒适,才会觉得自己是这里最耀眼的存在。而张庆老师就是那个最愿意站在对方角度去用心感受的灵魂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