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英国社会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作家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儿童形象永远是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们就像纯真善良的天使,一直住在他的心里,使他一生都在热切关注着全社会儿童的成长。因为,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地带有作家梦魇般童年的影子。
狄更斯生于英国南部朴次茅斯的一个小职员家庭,父亲因为债台高筑而被关进了监狱。为了节省房租,他的母亲带着几个幼小的弟弟、妹妹一起搬进了监狱。迫于生计,年仅10岁的狄更斯被母亲强迫到黑鞋油作坊做童工。在害怕、悲伤、害羞的心境下,小狄更斯负起了支撑这个破败家庭的重任。他的小说《小杜丽》描写的就是这种“监狱家庭”的故事。
在黑鞋油作坊里,小狄更斯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他的主要工作是包扎皮鞋油瓶等。在他能熟练操作自己的工作之后,他的雇主就把他作为广告,放在橱窗中,让路人看他如何劳动,以吸引顾客。附近的许多小孩跑过来,一边吃东西,一边把鼻子紧贴在玻璃上,像看动物园的动物一样看着他劳动。小狄更斯强忍住泪水,但却在心底埋下了对父母的怨恨。
每个周日,小狄更斯领到6个便士的薪水后就去买些食物,然后回监狱看望父母和弟弟妹妹。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年。两年之后,小狄更斯的祖母去世了,他的父亲得到一笔遗产,这才偿清了债务,被监狱释放。
一天,小狄更斯的父亲悄悄来到黑鞋油作坊,当看到橱窗里埋头干活的儿子时,他既震惊又心痛。他跟妻子商量,准备把儿子送回到学校去,但狄更斯的母亲希望他继续留在这里做工。最后,父亲的意见还是占了上风。这一刻,曾经对父亲耿耿于怀的小狄更斯心底涌起了对父亲的怜悯,他原谅了他:“哦,我那可怜的父亲!”但是对于他的母亲,他一生都没有原谅过她。
许多年后,狄更斯回忆那段童年时光说:“我整个人都充满了悲伤和屈辱。”“我真想牺牲一切——如果我还有什么可以牺牲的话——只要我能进入任何一所学校……”即使成年后,狄更斯只要经过伦敦那家工厂的原址,仍会忍不住泪水四溢。他成名之后,对这段经历缄口不谈,就连最亲近的妻儿都一无所知,他一直保密到去世的前一年。
后来,父亲将小狄更斯送到了学校,然而上学并没能给他带来幸福和快乐。他在学校里看到的是,愚蠢而又野蛮的校长一天到晚总是用手杖或者鞭子打学生。儿童作为弱小者不幸的一面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所以在《大卫·科波菲尔》里他详细描写了这种恶劣学校的情景。
苦难也许是最振奋人心的力量,童年的种种生活体验反而激起了狄更斯对人性的美与善、对幸福与光明的向往。他曾说:“没有人比无依无靠的儿童更苦的了。”作家后来将个人心里多年的隐痛上升到了对所有弱小贫困者的悲悯、怜爱,以及对罪恶压迫的愤慨。他一生遵循的诺言是:“只要我还有思想和把它说出的能力,我就要坚持攻击残暴与压迫……”狄更斯坚持“揭露出并不诱人的和令人反感的真实来冲淡那包围着实际存在的东西的假光彩”。
成年后,狄更斯成了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确信人民群众大多数都是善良的。他也相信生活像一条隧道,黑暗尽处是光明,他的心始终和劳苦大众紧密相联。
1843年2月,英国议会发表了《儿童就业委员会报告》,列举了当时英国儿童悲惨的生活境况。这个报告令作家查尔斯·狄更斯非常震惊,他意识到还有很多可怜的儿童甚至连下餐饭都没有着落,更别提快乐的圣诞节。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狄更斯创作出了小说《圣诞欢歌》。
通过这部作品,狄更斯试图让当时的读者们停下脚步,想想自己能为改善整个社会做些什么。狄更斯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这个故事会为穷人家的孩子,给整个社会当头一棒。”
《圣诞颂歌》一经问世,立即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并且经久不衰。从此以后,这形成了惯例,狄更斯每年圣诞节前夕总会发表一篇圣诞小说,那就是日后结集出版的《圣诞故事集》。怀着一颗“同情的心”,愿意同一切卑微、弱小和被压迫者站在一起的他本人,还有他那悲天悯人的作品,似乎魔力十足,没有谁遇上而不神魂颠倒——上到女王、首相,下至仆从、婢女,无论大人、小孩,好像不读他的书,生活就没了乐趣。
狄更斯有许许多多的小读者,他们遍布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中国等地。莫洛亚说,世界各地的儿童都喜爱狄更斯,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他的《圣诞欢歌》。1870年6月9日,年仅58岁的狄更斯去世了。消息传出时,居然有一个孩子大哭起来:“唔——狄更斯先生死了,那么,那么圣诞老人也要死了吗?”
因为懂得,所以悲悯。我们猜想,成年狄更斯的心里一定住着圣洁的天使。因为他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紧紧围绕着贫弱儿童的问题展开。他将自己的人生苦难上升为对所有儿童的人文关怀,他的宽厚仁爱成就了他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