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98:沟通| 将双方置于同一平面(1)

最近偷懒不想想主题了,那就好好读书,写写读书笔记吧。

《好好说话1》读书笔记

第二章:沟通| 将双方置于同一平面

喝药有药引子,说话有缓冲区。

情景一:为自己赢得表达的时间

之前我的健身私教Jennifer就是个销售高手。一次看她接待一对年轻夫妻,应该就是楼下地推来试课的。本来只是路过而已,但是Jennifer三言两语,这两个人就上楼来了解一下了。她是怎么说的呢?

J:桔子健身,主打一对一私教课,来了解一下吧。

C:不好意思,我们现在没空。

J:没关系,只耽误您1分钟。我看这位女士身材高挑,是不是偶尔会有腰不舒服呢?

C:你怎么看出来的?

J:嗯,我们这里的私教是根据客户的体态来量身定制的,如果方便的话上去花10分钟时间给您做个体态测试,您看可以么?

C:好。

成功将没空,变成1分钟,变成10分钟,事实上,体测时间更长。

其实,这种时间紧迫的沟通场景很多。比如追上生气的女朋友解释误会,只有三分钟给客户介绍产品,电梯里碰到领导,在一堆人中快速获得说话的机会。基本的情况都是对方没时间。书中给到的策略是“买时间”三步法。第一,制造意外。(是不是偶尔腰不舒服呢?)第二,引发好奇。(你怎么知道的?)第三,回应主题。(10分钟做个体测)。

<常用句型>

请先给我一分钟好吗?保证不耽误您时间。

这事儿有点复杂,您想知道详情吗?

情景二:传递坏消息的分寸与技巧

电影《在云端》中,乔治.克鲁尼饰演的“解雇专家”就深谙此道。

他面对的不只是需要裁员这件事,还有怎么面对一个失业的人,并且通过什么方法让员工接受被裁员的事实。以此让企业避免被起诉的法律风险。这就是裁员专家的价值所在。

瑞恩有一套“背包理论”,每个人的生活就是背在背上的那只背包。有工作时,我们会在背包里装很多东西,家庭、各种朋友、亲人的期待和托付。因为工作的支持,我们可以背起背包。

但失业后,能特别感受到这只背包的压力。从前激励着人努力工作的生活,变成了压抑生活的巨大空虚。面对的方法只有放下背包,拿出里面的东西,让生活变得轻松。背起一只空的背包才能继续前行。

瑞恩的背包理论,让他能在演讲中给予听者信念支持,让听者放下现在所承受的压力,去寻找下一个职业机会。而不是不断回想原来的工作是多么美好。这也是他自身生活中坚定的价值体系。

而他的同事娜塔丽由于不当的解雇方式,导致一个被解雇员工直接说要从桥上跳下去。娜塔丽有点怕,她崩溃了,没想到人会产生这样强烈的情绪。

看来,给人传递坏消息,尽管这个坏消息何你无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把传递坏消息的人成为“报丧者”。比如医生向家属传递噩耗,HR要和被裁员者沟通,销售告诉你买新房你摇到了最后一个号码(哈哈)。

书中告诉我们,有三个误区要避免。一是不能表现出感同身受,因为这样会让自己受牵连,成为被指责对象。二是混淆“善意”和“愧疚”。比如不能用“对不起”。三是主动安慰,甚至出谋划策,试图帮对方解决整个问题。这时候时刻记住自己是“中立方”。

<小诀窍>

首先,不过分亲热,中立的姿态更让人挑不出毛病。比如职业着装、专业声音、表情、姿态等。这些暗示对方坏消息不是来自告知方,告知方只是因为职位、身份,才来向被告知方传达消息的。

其次,不用滥用“同理心”。我们表达的是“愿意帮助的善意”而不是“过失在我的愧疚”。比如对比两句话。“对不起,这事办砸了”,和“很遗憾,这事没成功。” 遗憾是中立的,对不起就是愧疚和抱歉了。

<常用句型>

我来说明一下,这件事情是这样的......

我很遗憾,情况并不乐观......

有任何疑问你都可以问我,我会告诉你我所知道的一切信息。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