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万里路,也阅人无数。我对田纳西·威廉姆斯的名剧《欲望号街车》中的一句台词:“我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深有感触。而我也根本无法做到对旅途中的陌生人保持淡漠和疏离,因为虽行色匆匆,但爱与善意从未缺席。
大年初六,返程高峰,我也告别家人从故乡小城启程回京。家乡的交通并不十分便利,暂时还没有通高铁和动车。小城作为始发站的列车是夕发朝至,沿途经过十站抵达北京。平时还好,赶上节假日尤其是春运期间,一票难求是常有的事儿,更别提希冀买到一张卧铺票,舒服地睡一觉到天明,这样的愿望通常是会落空的。
好在小地方的熟人社会,人际关系派上用场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我也只买到一张到中途某站的硬座票,托乘警同志关爱旅客的福,我有幸在2号休息车厢补到了一张卧铺票且是下铺。我上车的时候,对面铺位上已经坐着一对母子,聊起天来才知道是从天津回来探亲看望孩子的姥姥的,男孩九周岁多,虎头虎脑,妈妈也是说话和气,细声细语。他们什么票也没有买到,是托人找到的列车长才能上的车。补票员说卧铺紧张,只能帮他们补到一张铺位。妈妈连声道谢,男孩也懂事地说可以和妈妈轮流休息。
列车晚上八点发车,接近十点乘客们大多洗漱完毕准备睡了。男孩和妈妈一直在讨论休息的方案,妈妈让男孩先睡,自己坐在窗前的小茶几旁给手机充电。男孩执意让妈妈先睡,自己坐在旁边看着妈妈睡。我的心中一阵暖意,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眼前的小男孩简直是妈妈的羽绒服啊。我一边感动,一边也还没能摆脱和父母亲人分离的伤感和别离的愁绪,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只得戴上耳机开始听着音乐培养睡意。
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醒来亦不知车已行至何处,从车厢连接处飘来的昏暗灯光与车外漆黑一片的夜色,让我不自觉地想到南唐李煜《浪淘沙令》里的诗句“梦里不知身是客”。这时候,列车员走过来,问男孩:“你是什么时候发现妈妈不见的?” 男孩回答说,自己睡醒了没看见妈妈,就开始到处找,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了,还没有找到妈妈。列车员安慰男孩说:“你别到处走了,就留在铺位上别动,免得一会儿妈妈回来了看不见你着急,我们帮你再去别的车厢接着找。”列车员离开后,男孩很听话的坐在床铺上,乖乖地等着。我瞬间非常心疼这个不到十岁的小男孩,夜里醒来发现旅途中陪伴自己的妈妈不见了,内心一定慌张无比,担心无比,可是他又表现出了同龄人少有的沉着和冷静,自己寻找未果后立即寻求大人的帮助,且不急不躁,更没用害怕到哭。我心疼之余更钦佩这个小男子汉。我起身披上外套,对男孩说:“估计妈妈是太困了,便去找找看有没有空着的铺位可以暂时休息,应该是妈妈躺下就睡着了,也没想到你夜里会醒。你别怕,阿姨起来帮你一个铺位一个铺位地仔细找,一会儿妈妈肯定就回来了。”我到列车员那里问了问情况,就开始和列车员一起分析我说的这种可能性。我从我们这节车厢找起,刚不到三分钟,男孩站在铺位对应的小茶几旁稍微大声地告诉我,他妈妈的手机还在铺位上,他认为妈妈肯定没有下车。他这一句话帮了大忙,母子连心,妈妈肯定是听到了男孩说话,这时候一个声音飘过来,“孩子,你在和谁说话呢?”我打眼一瞧,这不正是孩子的妈妈吗?正从我们这节车厢的另一档卧铺里探出头来,她应该是听到孩子的声音就醒了。我连忙告诉她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请她也赶快去给乘务员打个招呼。孩子的妈妈从乘务员那里回到男孩身边,坐下来第一句话就说:“你找不到妈妈担心妈妈了吧?赶快谢谢阿姨帮着你照顾你。”男孩和妈妈再三向我道谢,男孩的妈妈也向男孩解释了原委,果然和我猜测的一样。男孩听完妈妈的话说:“你困了为什么不把我叫醒呢?我起来坐着你就可以睡了啊。妈妈,你不许走了,你快睡,我要看着你睡。” 妈妈柔声低语,“妈妈不是怕挤着你,怕你睡的不舒展吗?好,好,妈妈不走,孩子,你快睡吧,妈妈搂着你睡...” 在母子喃喃细语中,我泪流满面,泪水打湿了枕头。这对母子,像极了小时候的我们对母亲的万般依恋和母亲给予我们最安全的庇护。
万里归来,因为爱,你可以更宽阔;因为爱,你可以更专注;因为爱,你可以更笃定;因为爱,你可以更勇敢面对一切未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