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家是永济的,每年初四我们基本都会回去,去看看永济的老亲戚。
公公婆婆在自己家里都是最小的,他们今年都七十多了,上面的哥哥嫂嫂姐姐姐夫们也都八十多了。老公在运城上班后,公婆就定居运城,虽说离永济也不远,可是一年也就只能见上一两面,而大年初四是我们一定要回去的。每年回去,我都会给他们拍点照片、录些视频发到我们的家人群,一来给公婆留念,二来也是让三个姑姐放心。
每年回去我也是很虔诚,毕竟年龄大了,见一面少一面,看到她们身体健康,聊得开心我们也是欣慰的。
今年只去了三家,早饭定在了姨妈家,姨妈跟着民民哥嫂生活,孩子们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家,平日里家里也就他们三人互相照应着。姨妈耳背,腿脚还好,哥嫂也都六十多了,都多多少少有些基础病,但是家里的农活、家事却都安排得顺当,民民哥很能干。婆婆看到姨妈被照顾得好也很安心。
午饭定在了舅舅家,舅舅是2021年12月去世的,2021年春节的合影也定格在了那一刻。今年过去,看到相框里夹的近几年的合影,难免伤感、怀念那个爱聊天的舅舅。舅妈是顶顶好的,每次去都是很丰盛的饭菜,去年春节前舅舅刚去世,这个春节看着她也释怀了很多。这个是婆婆的娘家,在路上我还和婆婆聊了老房子时的样子,这是她从小生活的地方。对于这里,婆婆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和舅妈聊天也是除了回忆过去就是叮嘱照顾好身体,叮嘱她陈家的担当军哥好好干,顶起陈家的门户,好好培养女儿,照顾老人,一起聊天倒也热闹开心。
午饭后去了大姑妈家,大姑妈和大姑爸身体硬朗,他们还是公婆的媒人呢!大姑爸虽然有些不认人了,可就是认识婆婆,婆婆说他们三个(姑妈,姑爸,婆婆)当时在一个生产队共事过,所以有很深的“战友情”,后来就介绍认识了公公,嫁到了“只有一个儿子”的张家。听老人聊天很有意思,儿子在一旁也是听得直乐,真希望他们年年如此。
二姑妈在去年初四我们探望后,正月十一就去世了,消息传来我们都很意外,那是个很有意思的老太太。我印象中她的身体很好,吃东西快,走路也快。儿子很小的时候,她给儿子发糖,还给自己剥了颗放嘴里,当时就想过,这个二姑妈有意思,是个爱吃糖的老太太。
去年春节前后一个舅舅、一个姑妈先后去世,今年春节前堂婶也去世了,这些老人在我的印象中都是特别亲切和蔼的,相处中很快就可以消除我“陌生”的尴尬,以至于第一年见过,再见都很亲切。他们是真的朴实无华,真心待人,当然最大的原因是婆婆的好人缘。
岁月是把无情的刀,刀刀催人老。谁都曾年轻过、辉煌过,而奔四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慢慢变老,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正在负重前行,时光不语,却在用最温柔的方式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的每时每刻,珍惜家人相处的每个瞬间。
2023,以爱前行;2023,砥砺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