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闲人”,每每看手机关注最多的便是育儿之类的节目了。比如李玫瑾,卢琴以及樊登读书会的一些有关育儿的书籍、视频等等。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焦虑不安的妈妈。这没错 自己便有亲身体验。体会最深的便是孩子胆小,恐惧入睡困难。它曾经困扰着我,几乎让我接近崩溃。为此,我服过药,请过心理咨询师,也通过各种诸如念经打坐来改善自己的情绪。
不记得从哪一天开始,孩子嚷嚷着不敢睡觉。家里每个角落都藏着各式各样的怪兽,这些怪兽会吃了我们。每天在你耳边嘀咕时间久了真的也有些毛骨悚然了。
每当到傍晚,我的焦虑便更加的严重。我不知道如何陪孩子度过这难捱的一个个夜晚?为此,我们幼稚的将卧室墙上贴上红色的爱国国旗(大概辟邪吧);门的后面贴上粉色的贴纸;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卡通贴纸。可这只是解决了暂时的燃眉之急,治标不治本。
那些日子,八点半上床。孩子一直不停说话,无论开灯关灯都无法入睡,最夸张的会到十二点才勉强睡下。这个过程中,我会一会找冥想音乐,一会放佛经…总之,内心是极度不淡定的。我自己首先被吓到了,我甚至不敢起床,有一点动静吓得心里咚咚直跳。
我在万般无奈之下,求助了很多的人。频繁跟李老师发信息 诉说我的遭遇;跟着大家一起学习《战胜抑郁》;服战胜焦虑的药;还有心理咨询师的陪伴…那个时候,每天绝望的除了哭,还想到了自杀。一个个带着孩子从高楼跃下的画面不断涌入脑海…
当我在跟李老师诉说自己的遭遇之时 李老师也觉得是孩子病了。建议我们去看医生并且推荐了他们的一款生物反馈仪。这是一款通过改变人体脑波从而来改变大脑的功能的仪器。这时,认识了李老师的助理田老师。
田老师十分的有亲和力,自己曾是一位乳腺癌的抑郁患者。她毅然决然的辞去了教师的职业,选择了心理学。在她的帮助下,我每天写亲子日记,要求正向积极阳光,不断的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就这样,我坚持了下去。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焦虑逐渐减弱了,孩子也慢慢地能入睡了。原来孩子并不是真的恐惧,而是有一位自己太焦虑的妈妈给她传递了不好的信息。妈妈每时每刻在暗示她:这个世界太恐惧了!
最近 也觉察到自己的焦虑并未完全改善。我发现孩子无论干什么都十分的拖拉。仔细一想,还是源于我。昨晚,孩子跟我说:“你怎么老是催我啊?”我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我又错了,焦虑又在作祟了。
当孩子吃饭的时候,我总是在叽叽喳喳的说快来吃啊,快点快点;或者说吃点这个那个;你看你洒的满处都是,桌子上、嘴,还有这个那个…总之唠叨不断。
洗漱的时候,孩子还在看书。我会不停喊来了吗?好了吗?你怎么这么磨叽?你看都几点了?你怎么这样啊?
孩子越催越慢,时间久了。自己烦了,孩子也叛逆了。再大点,估计你发号施令也无济于事了。
因此,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你哪里不对劲了,你应该怎么去改善这样的现状呢?我以为,应该制定一个表格,做一个每天的时间安排。什么时候该干嘛,照着计划来进行。
首先,按时吃饭。饭熟了,如果孩子不来吃饭,果断将饭菜端走,自己去承担饿肚子的这个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学会了遇事要主动承担后果承担责任。同时,也养改掉了下次吃饭不再拖拉的毛病。
然后写作业磨蹭,你根本不用盯着她必须在什么时候去完成,这样只会增加逆反心理。写不写让他自己安排,如果拖拖拉拉。第二天不仅迟到,而且写不完老师自然会惩罚他。
最后关于睡眠之前洗漱磨蹭,也是同样的道理。告诉他,洗漱时间已到。如果不遵守自己先洗完了倒头就睡。他自然会懂得该如何去做。
如今,信息发达。当我们迷茫的时候可以到处去找资料。学习了理论并付诸实践,相信不是什么难事。
目前我们改变最大的便是睡眠了。每晚九点左右上床(时间并不严格),时间充裕看二十分钟书,然后果断关灯,二十分钟内孩子便能熟睡,基本在22:00之前能完全进入梦乡。
原来半夜不敢去厕所的我,也不断挑战自己,没什么可怕的。慢慢地发现一切都越来越通透,越来越好了!
孩子的情绪一定是来源于家长,不是他们病了是我们自己病了!找到源头,自然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