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一口水井,从来没有干枯过。这个水井的位置就在咱们村小学的前面。担水的人都要经过小学,小学的门前一条路把水井和学校隔开。如今,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水井,担水已经成为过去。从小学门前走过成为必然,每次路过,都忍不住去看一眼。小学在记忆中一点点发生变化。
童年时光最美好的记忆是在学校里。挎着妈妈缝的布兜,高高兴兴的去学校。找一些破旧的书装在兜里,比谁的书包重,越重越开心。我是习惯用左肩的,常用左肩来担水,因为练了一些力量,所以,书包重也是问题。其实,那时候也没有多少书,伙伴们为了比重,也有装土疙瘩,小石块来增重的。现在,绝对是不会把这些装到书包里的。那时增加质量是乐趣,现在减负从减重量开始。
记得,小学整整齐齐两排房子,坐北朝南,最后一排是马钉型的房子,学校整整齐齐的。虽然在课堂上老师常说,学校是一个村里最美的地方。那时,多少有些不解。三年级的桌子是最好的,两个人可以做一张桌子,教室也最大。我上的一年级,四个孩子一张桌子,凳子都没有,要从家里带。教室门是用简易的板和木棒做成的,最结实的是门框。像我长的瘦小的孩子,门缝中可以进进出出。教室真不好,教室的土扫过一层又一层,每次值日,扫的最多的就是土。不过,全村最美的声音就是读书声了。
五年级的时候,各个地方都在重修小学。好多学校拆了旧房子,建起了混凝土结构的平房。很是羡慕,心中无数次的呼唤,呼唤这样的好事能来我们学校。不知呼唤了多少次,从希望到失望,从失望到希望,就这样,一次次,好事总算来临。我们学校要重建了。
村小总算要重建了。记忆有点模糊,我们的学习没有受到影响。那时,还跑到工地上去看看。记得最清楚的是,心中有很多的疑问。尤其是看到地上一捆捆破开的竹子,疑云而起,这不是土房子用来苫顶子的材料吗?平房不用这个啊?日子一天天过去。房子的模样越来越明确,答案越来越明确。的确,我们的学校不是平房,依然是瓦房。心中一下子失落了很多。毕业了,每次也只是透过大门看看,再也没有进去过。
学校门前的路是回家的必经路。学校门前也是大人的娱乐场,晒太阳的,下棋的,聊天的,都常在这儿聚集。孩子们也常常在这儿玩。我也带孩子来,顺便看看学校。沿学校最北边,一座两层小楼已经拔地而起。所有的旧房子已经全部拆除,平整后,水泥硬化成了操场,还有了篮球架子,看起来漂亮多了。记忆中的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现代,突然想起这个词来形容它。熟悉的面孔,是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师。走在路上,还亲切的打招呼。
小学,就这样!一次次在眼前。总有一些感概,说不完。总有一些变化,看在眼里。内心依然呼唤,它变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