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毛糙让孩子变得靠谱


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这些情况:


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别忘带东西,等上车才发现准备好的美术课用具还是忘在家里;

晚上放学,在路上跟同学玩了一会就把外套落在外面;

口算题总算错,问他做错的题,一眼就看出来错哪了,总是马马虎虎;

写个字歪歪扭扭的,多一撇少一捺是常事;

反复强调,反复嘱咐,结果发现越关注越毛躁?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毛糙,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改善呢?


一、区分不同特质的孩子

孩子毛毛糙糙是天生的吗?和遗传有关还是和后天教养有关?

心理学上认为,人的气质类型是天生的,而人的性格是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两者一旦形成,基本是比较稳定的,同时,由于环境和行为训练方面的影响,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可塑性。


通常,人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前两种特质的人行为外向,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直爽热情;同时缺点在于做事的精细化和稳定性不足,不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很难做到。

后两种特质的人,兴奋程度弱,敏感内向,做事踏实,认真仔细,但容易循规蹈矩,人际交往和处理问题时的灵活性偏弱。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每种气质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是比较了解的,但了解的同时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

① 忽视不同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异,期待所有优秀的品质都在自家孩子身上呈现。

比如:既沉稳内敛又热情奔放,既谨慎小心又果敢进取……

② 忽视培养和训练,总拿孩子缺点和别人优点比较。

“你看***,多么认真、仔细,你怎么做不到呢?”

结果把孩子搞成了"四不像“,既成为不了别人期待的样子,也做不成最好的自己。


二、区分不同的事情 

孩子在一些特定事情上毛糙,要分晰这些特定事情背后有什么关联。

比如:孩子在玩乐高积木时能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并做到聚精会神,但在写作业时却潦草应付了事,这是孩子还未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在大部分事情上浮躁和毛糙,要寻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容易丢三落四,对待事情不认真、不负责,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事的结果和孩子没关系。此外,有的家长过分催促,凡事求快及本身就爱着急的性格,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三、行为矫正

经过一番观察辨别后,如果孩子身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父母如何调整、纠正孩子的浮躁和毛糙,培养出靠谱的人呢?


❶ 承担相应的结果

事情发生后,父母要减少人为的批评、唠叨、惩罚、说教等,而是让孩子 用面对客观现实的方式来承担责任。

东西不小心洒到了地板上,就需孩子自己清理干净。

衣服堆了很多没洗,不必不断提醒,让孩子承担找不到干净衣服穿的后果。


❷ 从生活中某一确定的事情入手,用清晰的PDCA方法来明确标准和结果。

⑴选择孩子经常出现的某一件事情先入手。

(2)P(plan)代表计划,包括目标的确定,以及准备怎么做。

(3)D(do)代表执行,根据思路进行具体执行,实现计划。

(4)C(check)代表检查,和孩子一起进行总结,明确结果,找出问题。

(5)A(act)代表行动,对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失败的地方也要总结,以引起重视。

(6)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下一个循环中去解决。

相信经过几次循环和训练,孩子获得的结果会越来越好。父母在这些过程中,也能真正搞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了。

纠正孩子的毛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取得成效的事,需家长耐心和不断地努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