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译文
孔子说:“如果大言不惭,那么实行起来就很困难。”
段意
此章是说言语必须谨慎。
14.21 陈成子弑简公①,孔子沐浴而朝②,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③。”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注释
①陈成子:齐国大夫田恒(恒亦作“常”;因其祖先陈完逃奔齐国而改姓田,故亦姓田),成是他的谥号。简公:齐国国君,名壬,公元前484—前481年在位。②沐浴:斋戒沐浴,以示慎重。③三子:指当时执掌大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
译文
陈成子谋害了齐简公,孔子特地沐浴上朝,报告鲁哀公说:“陈恒谋害了他的国君,请讨伐他。”哀公说:“报告三位大夫。”
孔子说:“因为我曾经担任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国君却说‘报告三位大夫’!”
于是向三位大夫报告,他们不同意讨伐。孔子说:“因为我曾经担任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
段意
此事发生在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当时孔子已致仕(退休)家居,为此特地上朝请命。在孔子看来,臣属谋害君上是大逆不道,必须加以讨伐来伸张正义。其时鲁国的大权掌握在三桓手中,因此鲁哀公不敢自作主张,连自己的态度都不作表示,叫孔子去直接向他们报告。三桓与陈成子声气相通,报告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孔子感到非常失望。两年之后,他就与世长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