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划产品功能时,产品经理需要和设计师一起将原本比较抽象的产品需求变得更加具体。这个过程有点类似素描。素描是首先确定素描的对象物体,其次进行构图,使画面上的物体主次得当,然后画出物体大的形体结构,确定物体的形状、比例、结构关系,最后对主要的、关键的细节进行细微的调整和深入的塑造。而与之相对应的,将抽象的产品需求具体化也可以分解为四个环节:确定产品需求范围、制作流程图、制作产品原型、设计产品视觉DEMO。
在这四个环节中,流程图有时候并不是必需的。在产品经理规划的产品功能中,有时候用户需要通过多步的操作来完成某个任务,例如购买一件商品、完成一次注册等等。如果这个任务的操作流程比较复杂,那么产品经理就需要制作该任务的流程图。简单来说,流程图是以简单的图标符号来表达任务操作流程的示意图。
下图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注册流程”的流程图。
一、制作流程图的目的
制作流程图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
(1)帮助产品经理梳理、完善用户操作流程
基于流程图,产品经理通过模拟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于流程中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便可以很方便地对整个流程进行评估,确定流程是否能够保障所有用户都能很好地完成整个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流程的步骤设置不合理,可以通过调整步骤间的先后顺序来优化整个流程;整个流程过于繁琐,为用户制造了过多的操作门槛,必须对一些非必要的环节进行精简;流程遗漏了某个重要的分支,需要增加新的部分……这样,通过不断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进,整个流程也就越趋于完善。
(2)有效降低团队成员间的沟通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产品经理需要向很多人描述产品需求,如高层、业务相关方、开发工程师、设计师、测试人员等。对于产品需求中比较复杂的产品流程,如果仅仅用文字或语言描述,那么不仅很难表达清楚,而且即使表达清楚了,别人也不容易理解。但如果借助可视化的流程图,沟通的效率就会提高很多,毕竟一份步骤清晰的流程图要比一大段的文字描述直观易懂很多。
二、流程图的基本要求
制作流程图的工具一般没有特殊要求,可以直接画在纸上,可以用Photoshop等画图软件,也可以用专业的流程图制作工具。比较好用的流程图制作工具有Visio、OmniGraffle。
无论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流程图都应该符合以下一些要求。
1、直观易懂
相对于文字,流程图最大的优势就是直观,它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整个流程的全局。为了让整个流程尽收眼底,我们要保证流程图的简洁性,做到所用的元素尽可能少,表达的信息又足够清晰。要做到这一点,有以下三个技巧。
(1)使用统一约定的图标符号
流程图是以简单的图标符号来表达任务操作流程的,我们习惯用不同的图标符号(通过修改图标符号的形状、颜色等属性来实现)来代表不同类型的动作,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简单的图标符号都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同时直观、易识别。
用什么图标符号代表什么动作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关键是要能够让别人迅速看懂,因此,团队最好先对图标符号进行统一约定,并在各流程图中保持一致。
(2)符号内使用简洁易懂的说明文字
图标符号内的文字用于说明符号代表的具体动作,务求简洁易懂。
(3)复杂的信息写在注释里
一些关键信息的表述内容较多,如果写在流程中,那么会使流程图变得不够简洁,因此可以写在边上的注释中。
2、布局清晰
当流程过于复杂时,流程图难免会变得凌乱。要让流程图的布局保持清晰,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制作
按照阅读习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制作流程图,这样更有利于别人的阅读。
(2)对流程细节进行取舍
并不是所有的流程细节都应该表示在流程图中,我们需要对流程细节进行取舍。
比如,在注册流程中,用户在填写注册表单时会出现不同的出错情况,如用户名被占用、邮箱输入错误、密码不够安全,等等。如果将这些错误全部表示在主体注册流程中,那么整个流程图就会变得非常臃肿。
(3)尽可能减少流线交叉
在一个复杂的流程图中,流线交叉是无法避免的,流线交叉越多,越不利于阅读。在制作流程图时,我们要有意识地通过调整各个图标符号的位置,减少流线交叉,避免将流程图画得和蜘蛛网似的。另外,如果遇到需要通过一条比较长的流线来连结两个相距较远的结点时,也可以考虑用跳转点来解决这个问题——流线一头连结一个图标符号,另一头连结跳转点,在跳转点内标注另一图标符号的编号。
(4)将大的流程图分割成几个小的流程图
有的流程过于复杂,我们很难将所有流程都塞在一张流程图里,这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将流程图进行分割,分割成一个主流程和若干子流程,然后用跳转点来表明各流程间的关系。
(5)根据角色对流程图进行分块
如果有多个角色参与整个流程,那么将流程图按照角色进行分块,可以使流程图变得更加清晰。通常的做法是:在流程图顶部横向添加不同的角色,然后纵向在每个角色下添加与之相关的流程。
3、逻辑完整
流程图的逻辑完整性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
(1)重要流程不能遗漏
流程图里并不需要描述所有的流程细节,但是所有的流程细节都应该考虑到,并且确保重要的流程没有遗漏。重要流程的遗漏不仅会影响整体流程的技术实现方案,给后续的项目开发带来风险,而且这些流程如果最终没实现,就极有可能影响到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
比如,在某个团购流程中需要向用户手机发送用户已经团购成功的短信凭证,这时候如果没有考虑到短信发送失败的情况,未设置“重新发送短信”的分支流程,那么用户付了钱却没有凭证进行线下消费,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就会很差。
因此,在制作流程图时,绝对不能遗漏重要流程,尤其要重点考虑每个环节是否存在异常分支。
(2)有描述的流程必须是完整的
流程图里描述的每个流程的逻辑都必须是完整的,有“开始”就要有“结束”,判断有“是”的分支就要有“否”的分支。
4、用户视角
产品流程是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某个任务,流程的设计要能够反映用户的真实需求,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流程图时,时刻保持以用户的视角去设计流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提前发现用户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才能够确定流程的每个环节的合理性,进而设计出最佳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