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阅读与普通快速阅读、波动速读的区别:
普通的快速阅读训练分四步:
放松入静、扩大视幅、消除音读、理解记忆。
这四步一开始可以分开去练,熟练了之后自然就融合在一起了。有的人资质好,可能很快就可以突破,有的人就要慢一些。还有的人一直掌握不了。这是实际情况。
影像阅读分为五步:准备、预习、影像、活化、高速阅读。
普通快速阅读是人的表面意识起作用。影像阅读要人的潜意识起作用。普通速读大多数人都可以练。影像阅读涉及到人的潜意识,要训练软眼。
这两种方法理论上和训练方法上,都不是一回事,是两个系统,差别都很大。
说每分钟多少字,理解记忆百分之几十,是普通快速阅读的衡量标准。而影像阅读过程中的五个步骤的速度要尽量加快,整体把握。影像阅读是要活化,是另一种感觉。
活化的感觉:
对书中内容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理解记忆更轻松。有的能记住某个字在书中的什么位置上。还有的能出现声音告诉你问题。还有人能梦中梦到什么情景,第二天真出现了。各种情况很多,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要强求。总体上理解记忆效率大大提高了。
影像阅读是用到了人的潜意识,成年人也可以做到。人的眼睛视网膜有两种细胞---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锥状细胞可以观察颜色和形状。黄卡、曼陀罗就是练这个锥状细胞。黄卡、曼陀罗大多数成年人练不出来,白费时间。而小孩儿和少部分有潜质的成年人,可能一走一过就练出来了。
另一种细胞叫杆状细胞,可以更多的是摄入光线。看3D图就是用的这种杆状细胞,这是影像阅读的一种基础用眼技巧。
而波动速读的话,由于小孩儿的精气神儿比较充足,他看书的时候,从文字上直接感知到声音、动态图象,直接就理解了。甚至不认识的字,都可以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
所以真掌握了波动速读的话,说一分钟几万字,这个也不玄的。这个大多数成年人体会不到,所以有很多人就老是争论这个事情。不在一个层面上,不必争论。
照相记忆和理解、想象力并不矛盾,本身就是一体的。我觉得大脑出现图像的同时也是理解的,而且是一种类似于无声思维,比平时理解的更深刻。一瞬间理解很多东西。
还有时文字从从纸面儿通过眼睛飞入大脑。一瞬间就理解了,这时大脑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速读有时候体会到,人眼睛会自动搜索关键词,瞬间理解几百字、一页字。此时大脑觉得比平时聪明的多,理解力非常强。
速读最重要的是第一步,进入放松入静状态,扩大视幅和消除音读属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