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保单快交费期满,想把归属地从北京迁到深圳。
然后我在 95519 上拨了转人工的电话。除了我原初的问题,还问了一些条款内容,对面的客服一一作答,语调又轻重虚幻,我感觉这个客服回答得很好,给了一个好评。
完了我在想,现在热度极高的AI 在各种营销号闹得沸沸扬扬,什么gpt要大面积取代人类什么的?
就这个任务而言,AI 可以做什么?
企业需要训练一个AI完整熟悉所有合同条款,能够执行一些查询任务,支持多模态,因为它得能看懂图片,听到人的表达,还得能输出语音。另外要达到好的体验效果,输出语音的要求必然要更加高,能做到轻重缓急,顿挫等等。
还有一个细节,客服问我身份证号的时候,我报出来的号码前面的1我读成了幺,后面我又读成了1,对方没有误听,但我后面六个数字有点模糊,客服和我确认了一下。
我经常使用AIGC,我感觉目前的AIGC还没有这样的自纠错智能。
更加关键的地方我觉得还是输出的内容如何通过语调和顿挫去提升体验。
这些任务一旦要在机械上实现,挑战还是挺大的。我看到媒体报道的各种工具,号称在某个局部达到了什么什么水准,没有体验过,很难判断是不是带有营销夸张的成分——很多营销号本身不是为了宣传什么东西,让一个产品卖的更好,而是看什么话题有热度,能博取流量,然后夸张输出,引起讨论,从而被推荐算法判断是有价值的内容,获取更多流量为自己牟利。
通过这个经历,我判断当前AI的水准仍然无法代替客服人员进行有效工作。
而且差距还是挺大。
网上传的AI已经取代一大批工种,无稽之谈。它更现实的可能是,对现有的工作进行效率赋能。
另外,有些地方似乎大面积失业,让人联想到,是不是AI的出现导致的。其实失业是一个经济周期问题,AI还是接近有限状态机的时候,系统性失业就在发生。大龄程序员找不到工作,更多的原因是,他们被性价比更好的年轻人取代,人力过剩,年龄就是比拼的要素,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