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没读过散文了,这次因为看图写作中有一篇是李娟的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特意找来这本书拜读,不想翻开书页,就被里面的文字击中了心。阿勒泰—这名字就像块被阳光晒得发烫的石头,带着粗粝的西北风砸进我朝九晚五的生活里。
李娟笔下的杂货店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供销社。小时候去村南头的供销社,总爱趴在掉漆的玻璃柜台前,看售货员阿姨用裁成方块的报纸包盐巴。她写牧民赊账时在皱巴巴的本子上画羊,我鼻子突然发酸——原来钢筋水泥之外,真的有人还在用如此笨拙又温柔的方式生活。
在写字楼加班时,我总忍不住翻几页。看她写冬天用牛粪砌墙,写被老鼠啃坏的袜子补了又补,写骑着摩托车追着转场的羊群跑。这些字句像一捧雪水,浇在我被KPI烤得发烫的脑门上。有次凌晨两点改PPT,突然想起她说的"天地间只有我和我的马",竟对着电脑屏幕笑出了声。
有段描写我记得她这样子写的:外婆揉面团的时候,面粉"扑簌簌"往下掉,在青花瓷盆边堆成小雪山。老人家布满茧子的手搅动面团,发酵的面香混着灶台上的柴烟,在漏风的土屋里扭成一股白烟。这场景让我想起楼下王阿姨熬粥,米汤咕嘟冒泡的样子。李娟居然能把这么普通的事写得让人想舔勺子!
还有她写暴雨冲垮土路那段:"泥浆像打翻的巧克力酱,裹着石子咕噜噜滚进河沟,电线杆子东倒西歪的,活像菜市场被挤散架的黄瓜摊。"要我说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啊!我家楼道漏水那次,水流得哗啦啦的,我盯着水痕在地上画出的歪歪扭扭的地图,突然就懂了她的意思。
上周蹲在菜市场门口看卖菜大娘用草绳捆芹菜,突然就懂了李娟为什么能盯着溪水看一整天。原来不是她无聊,是我们把眼睛养得太娇贵,早忘了怎么欣赏最朴素的风景。谁说非要辞职去远方才能找到诗意?李娟让我明白,真正的诗意是蹲在生活的泥巴地里,还能看见星星在馕饼渣上闪光。
现在每当我路过菜市场,总会多看几眼那些沾着露水的白菜萝卜。或许某天我也能像她一样,把烂在地里的西红柿写成童话,把讨价还价的唠叨谱成民谣。毕竟,所有平凡的日子,都是命运悄悄埋下的伏笔,等待某个灵动的笔触,将它们变成永不褪色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