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华新学校参加共读的第一天中午,我办理完报到手续后去餐厅吃饭,走到摆放饭菜的柜台边时,里边的一个师傅指着一盘西红柿炒鸡蛋,有点自豪地对我说:“这个西红柿一定要吃一点啊,这是我们学生自己种出来的。”于是我就知道了,在这个学校里有一片种植园,里面种的有蔬菜,所以共读活动第一天的晚饭后,我就和来自山东的张老师一起特意去看这个地方。
穿过操场南边的门进去,就看见一个几亩大的园子,从中间被一条路分割成了左右两部分,每一部分又整齐地被分割成了细长的、大约一到两分大小的长方块。路左边的地里,有的种的是茄子,有的种的是南瓜,还有两三块是新种上的,按季节,我猜种的可能是白菜和萝卜。右边种的是辣椒、黄瓜,还有一块地里搭了一个塑料大棚,里边种的是西红柿,另外还有一块地里种的是玉米。
为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劳动教育,好多学校都会在校园内开辟一片园地,让老师带领着学生种菜、种庄稼或者是别的东西(如中草药、花草等),但像华新学校这样种植园面积这么大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第三天下午小组活动时,学校的郭老师和吕老师带我们小组参观学校,走到菜地边时,他们给我们介绍了这里的一些情况。他们说:别看每个班只分了那么大一块地,但种的菜根本就吃不完。去年时种的茄子,除了餐厅用,还剩余了好多,学校就让老师们周末时往家里带,后来把积攒下来的吃不完的茄子晒成了茄子干,分给老师们。他们还给我们介绍说:开菜地就是为了领着学生劳动,为了给学生以热情和鼓励,学校会出钱把各班种出来的菜收购下来让餐厅用,而这钱就顺理成章地做了各班的班费。听到此,我们都不由自主地赞叹,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已经多年未到菜地里走过了,走到南瓜地旁边时,我还特意走进地里边,看了看黄色的南瓜花,并找到了一个即将成熟的大南瓜,顺手举起来让同伴为我拍了张照。我们还三五成群地进到那个塑料大瓶棚里边走了走,顺手摘下已成熟的西红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不是郭老师和吕老师介绍,我们根本就没注意到,菜园北边、操场西边,散布着的那一片树林,是学校特意规划种植的一片果林,有桃树,有杏树,有柿树,有李树,有枣树,有石榴树,还有一片比较少见的西梅树。二位老师领我们走到西梅林中,采了几颗已成熟的西梅让我们吃,他们介绍说:无论什么果子,到了成熟可以吃的时候,学校允许学生随便摘着吃,只要不破坏果树,比如把树枝弄断了就行。经常地,学生在操场上上完了体育,就会绕到果林里去摘一两个成熟的果子,边走边吃。
这个季节,除了西梅,枣树、柿树等上面的果实还未成熟,但我们能想象得出来,果实成熟时学生在林中行走,边谈笑嬉闹,边吃从树上摘下来的水果的景象。要是在春天,桃花红李花白的时候,再加上林中蝴蝶和蜜蜂的飞舞,那该是怎样美好的一幅画面啊!
在这样一个四季有果蔬飘香的地方上学,似乎是一个离现在有点遥远了的梦,因为如此自然的教育环境好像已并不多见。有果蔬飘香的校园,真的是生命成长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