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信听书,英国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译者傅惟慈。这部小说写于1919年。
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今年我才读到,前段时间读了毛姆自传性质的《人生的枷锁》。译者序中说到,毛姆有敏锐的观察力,擅长于剖析人物的内心,能够挖掘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活动。
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英国的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突然抛妻弃子,出走到巴黎,去追寻他绘画梦想的故事。在异家他的身体热爱着贫穷和饥饿的煎熬,还为了寻找新的表现手法而热爱精神的痛苦折磨。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小说主人公的原型为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高更。
通过塑造这么一个艺术上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问题。
月亮和六便士,据毛姆说,这本小说的书名带着开玩笔的意味,有一个评论者曾说,人生的枷锁的主人公菲利普家里像很多年轻人一样,终日只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毛姆喜欢这个说法,就用《月亮和六便士》作为下一部小说的名字。月亮代表崇高的理想,而六便士代表现实的生活。
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有伟大的有个性的画家,连他最不足道的作品也使你模糊看到他的奇特、复杂、受着折磨的性格。在死后第四年,莫利斯·胥瑞发表在《法兰西信使》上的文章让思特里克兰德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