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誉安 Day209@365日更营
周国平老师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第一个将尼采引进来的人。今天能够通过樊登读书的平台,听到周老师对于尼采的解读,倍感荣幸。
哲学界的巨擘,尼采。应该算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所以命运似乎也是为他配置了跌宕起伏的人生,感觉才能与他在哲学领域的巨大成就相匹配才行。
少年得志,在古典与文学领域,尼采在二十多岁便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教授。在当时的古典与文学界,他是当之无愧的学术偶像,聚光灯下的宠儿。
可是所有的这些,因为他的第一本著作—《悲剧的诞生》成为了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本书是一本哲学类型的集合。于是他在学术领域遭受到了无声的抗议,一片萧条。偶像新星仿佛一夜间成为了过街老鼠。他的课堂仅仅剩下来了两名学生。
严重的神经衰弱开始侵袭他的身体和精神。所以他在欧洲从北到南的进行着迁徙般的生活。尼采与叔本华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他们认为人生是毫无意义的,不同的是,叔本华的现实和精神是对立的,所以他大可留恋酒馆和青楼。而尼采在读到了叔本华的作品,倍有同感的同时,他却是高度统一的。
悲剧的诞生,看似对于古希腊悲剧的创作初衷进行的探索。实则是尼采籍由悲剧,来对无意义的人生进行意义性探索的一本心路历程。
尼采通过这本自己写的书,完成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可谓是现实与精神世界的二元分割,如同书中用日神和酒神分别隐喻一样。
当他落魄潦倒在路上,看到了车夫抽打马匹而冲上去抱着老马痛哭流涕。
晚安,昨天的我。
你好,明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