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厌恶那些重规迭矩的语句,形容词、动词……仿佛透过字下面的人儿经历都一成不变。因此并没有用电影题材火热的“那些年”、“青春的岁月”。也并不喜欢“18岁那天”,调换了语序显得别有用意。
——楔子
Part 1
那天18岁特指“那天”是我的18岁,“18岁那天”泛指所有人的18岁。性格时而孤僻,时而热情的我并不能很快融入新集体,也许同学们也摸不清我的情绪,故而对我敬而远之。
不过我倒庆幸:不必每天生怕与班长发生分歧而做作恭维;一群迁就我的舍友如对待孩童般依我(也许是因为那天之前我还未成年);协会的师兄一如既往地悉心教导每一位新生,包括我。所以并没有感到孤独。
那天18岁,还未意识到自己已解除了高考模式作文的枷锁,也并没有太多文采。依旧舍不得南方却远离家乡的我来到南方另一座城——广州。
寒窗苦读时面对诗人笔下那冷峻的北方城池,我就知道自己若是在北方,定不能如此幸福地感悟自然之美了。
广州,又名“花城”,因气候适宜,四季鲜花盛开,可我却不太喜欢。总感觉它是终日以灿烂的面容迎接、恭维着素不相识之人。
所以我对这儿的人总是怀着戒心,他们过分地相似于这座城,总是终日以盈盈笑脸奉承着形形色色的过客。
Part 2
进校时我并没有18,对人持有戒心,善于察言观色,将高中时的模子一成不变地带了过来。
18岁前夕,生活委员跑来问我生日准备怎样过,之前也见过班长与他为班上其余同学策划的生日,甚是厌恶,便随口丢了一句“不用给我过”。
霎时瞟到生活委员抑制不住的惊奇与差异挂在面颊。不想多说一句,随即便冲下楼将自己的歉意与躯体一并淹没在人海中。
翌日,他又来问我缘由,我随口糊弄了他三言两语,一心只想遣他快回罢,容自己静静思索18岁的计划。起身却又被一通电话划破了这短暂的宁静,电话那端奶奶慈祥而庄重不可拒的音色萦绕于耳畔。18岁有着落了,我被要求回家过。
推开厚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恍若一世纪未见的母亲,骤然间发现竟是如此思念她。刹那间仍能回忆起高中每日摔门读书,宁愿冻得手脚发紫也不愿与母亲共处一室的那段炼日,同样也是为何会选择如此一个远离家乡的次大学的原因。
时光流转间,竟意识到那些年的叛逆蛮横致让人难以容忍。终日与母亲的争吵已使我厌恶到不愿多看她一眼,恨不得立马消失于这个世界上。
而后她与我父亲的感情自我记事起就从未融洽,但也并不争吵,竟连他们的交谈都几乎不曾听过。
Part 3
在我极度嚣张地逆反下,母亲终于放弃对我的管教。某个夜晚发生争执险些将她推摔下床,她的心也终于寒了,而我的心也沉了,感到无比的自由,但却自由得无处停脚。
父亲终日不归家,听说我的暴力行为后却戏剧性地出现在某个放学的下午,对于他的出现,我也并不感到意外与惶恐。一路上对我进行的说教大概是他这辈子与我说过最多的话了。判若老师讲堂无味地授课。
我也依旧是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的,因为不久,大约是在两个月后,他打了她。甚是给我做了个榜样呢(当时我嘲笑般地看着他)也并没有劝架,甚至没有小说情节里将跌坐在水滩上的母亲搀起来的画面。
唯一记得的只有父亲临走时躲闪交错的目光。
时隔一个“世纪”,我终也没有拥抱她——我的母亲,只是生疏地叫了一声“妈”,带着僵硬的微笑。想这大概就是为何我不喜欢与别人拥抱的由来吧。
Part 4
在饭店拘谨地吃过晚饭准备起身回校,从未如此渴望地想要回到校园,回到狭窄的宿舍,甚至蜷在潮冷的上铺角落。
宿舍之门向我逼近,看着唯一一间关着灯的屋子,不免有些哀愁。手却无可奈何而又急切地推门而入。几乎步率一致地在那一刻奏响了生日歌,还有那如星火点点般的手电。
白炽灯骤然打破这突如其来地感动,却升起了更多的浪漫:宿舍不再是惨白可悲的颓然墙壁,贴满了外国不知名的建筑;空洞而透明的落地窗写满了对我的祝福。不得不说,这是我18年来最为感动的瞬间。
第一个成年的生日,难以释怀更年与青年的摩擦,不迁就与新集体的妥协,却出乎意料地收到新家庭的惊喜。
我们一起缅怀高三的充实;一起畅谈未来的蓝图;一起过着我的18,我们的18。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