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给生命当家做主,平时就要惜福,把能量留下来,让它变成“善终”“长寿”。
终是个什么状态呢?无疾而终,寿终正寝。民国时有个叫汪逢春的名医,提前一年告诉家人,这是跟你们过的最后一个年了,明年就不跟你们过了;提前一个月处理家产;提前一周把一些老朋友聚在一块儿,告诉他们,一周之后,你们就见不着我了。在说到的那个时间,他沐浴更衣,躺在床上走了。这叫善终,能够给生命当家做主。
寿终正寝是指无疾而终,而且去世在自己家里。医院不是家,就不叫正寝。关于善终这一福,现代人拥有的不多,有几个人是躺在自家床上含笑而去的呢?
现在的人大多是在医院抢救过程中去世的,那个过程可以说就是炼狱,病人是在完全被动的情况下离开人世的,做不了主,当不了家,任人摆布,一点身体的尊严都没有。
要想给生命当家做主,平时就要惜福。穿得尽量简单一点,吃得尽量简单一点,住得尽量简单一点,用得尽量简单一点,把能量留下来,让它变成“善终”“长寿”。
弘一法师讲:“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并不是说你用不起那个东西,而是要你把福气节约下来在“那一刻”用。如果临终的那一刻,氧气管、输液管还插在自己身上,哪里有幸福可言呢?要学汪逢春先生,给自己的生命当家做主。
善终不是简单的结束,它意味着一个正确的开始。如果不是正确的开始,生命肯定无法善终。下错车就很难上对车了。生命的旅程需要精心设计,一定意义上,整个活着的过程就是为换乘车作准备。如果没有这个思想准备,等终点站到了再准备买票钱,根本来不及。看看汪逢春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就知道,他临终的潇洒不是偶然,而是他一生彩排的一出大戏。
传统印度人的观念里,理想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
梵行期,5到8岁开始,到25岁。这个时期主要是学习期,是体力和精神的养成期。
家居期,25岁到50岁。学业完成后,回到家里,开始家庭生活,结婚生子,以一定的职业养活家人,履行属于自己的社会职责。
林栖期,50岁到75岁。离开家庭和自己的村庄,到森林里去居住。不再注重衣着,只捡些别人丢弃的褴褛披在身上,四方流浪,行无定踪,旁观世事,荣辱不惊,在断绝一切世俗的欲望之后,专心致力于经典的钻研和思考,或者修苦行,以获得控制自我的能力。这是一个无家、无火、无快乐、无保护的生活阶段,显然是为解脱作准备。
遁世期,75岁以后。把感官的感受力限制到最低的程度,摒绝一切爱和恨的冲动,既不关心自己的生死,更无喜怒哀乐之情。专心追求对于最高本体梵的亲证,以实现梵我合一为目标,并把此视为人生的极致。
对于现在的人来讲,走这样的人生路线,恐怕不现实,但一个清醒的生命,应该以此为精神性参考,为生命当家做主,至少可以降低终极归属焦虑,减少临终时的痛苦和无奈。
纵观那些善终的人,一定是在一种非常真诚的人生态度下度过一生的。人的一生都要问,我自己能够做到真诚吗?能够坦荡荡吗?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将死的时候,学生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王阳明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憾。”活到怎样才值得?死时坦然。无论什么人到最后还是要问,你的心可以放得下吗?
庄子讲:“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对于生命和死亡,我们也应该有这个态度。
人有善终的问题,情感、精神、思想也有善终的问题。怎么样的情感、精神、思想可以善终,很简单,符合天地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