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昊
“一所医院经营的好坏,与其科室经营的好坏密不可分。一个科室能否经营好,又与它的专科建设模式息息相关。
专科建设存在两个重要决定因素,一个是技术高度,一个是顾客人数。顾客人数是专科建设的直接结果,技术高度是专科持续发展的长久保证。两者的结合就能决定专科建设的效果。”
1 金字塔型模式
技术高度与顾客人数的结合形成了医院专科建设的金字塔模式。之所以是一座金字塔而不是立方体,是因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有效需求,即能够支付此技术水平对价的顾客人数将减少。技术高度与顾客人数呈现的形态如图一所示。该模型直接指明了医院专科建设的两大核心问题——如何扩大顾客人数?如何获得技术高度?
2 专科业务矩阵
依照上述金字塔模式,我们可以用“技术高度”和“顾客人数”两大核心概念将医院专科业务加以划分,得出医院专科业务矩阵如图二所示:
在医院专科业务矩阵中,所有业务被分为品牌业务、储备业务、基础业务和淘汰业务4类:
* 品牌业务:技术水平越高,顾客人数一般会越少,虽然这些顾客的支付能力较高,价值较大,但也存在着医院需支付的人力资源薪酬水平高、设备成本摊销数值大、风险相对较高等高成本特点。因此,这样的业务或专病治疗的开展,其主要目的是为医院培育自己的名医。由高技术专病治疗培育名医,由名医带动整个专科发展,由专科发展带动整个医院发展,这是技术高度决定品牌高度的逻辑,也是与主要竞争对手,或者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方式。因此,在专科业务选择中,必须有这样的品牌业务的存在。
* 储备业务:该类业务技术水平越高,顾客人数越多,但这样的情况不是常态。主要是大范围的流行性疾病,比如2003年的SAAS。如果存在常态的高技术多顾客业务,那么高附加值会引来更多的竞争者而使得价格下降,技术优势相对降低,而成为基础业务或者淘汰业务。因此,此类业务主要是突发性的,属于医院或专科的储备业务,以备不时之需。当然,这样的储备是有成本的,如人力资源成本、相关设备摊销成本。一些需要政府特许相关资格的业务,如120创伤急救等,也可划归到这一业务范畴。
* 基础业务: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使得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门槛越来越低,技术通过临床路径被标准化、规范化,价格更加公开、透明,医院必须通过服务的特色即差异化来为顾客提供更高的附加价值。这样的业务因为顾客的众多,可以成为医院品牌传播的媒介,并为专科中一些拥有高附加值的业务提供顾客资源。
* 淘汰业务:没有技术高度、没有顾客的业务只能淘汰。
专科建设重点是要做好品牌业务与基础业务的选择和建设。
3 专科业务选择
* 品牌业务:技术高度决定了品牌业务的选择,而技术水平的高低是由专病的诊疗技术和诊疗效果共同表现出来的,因此,品牌业务的选择其实就是专病诊疗技术的选择。实际上,专科建设无不以专病研究为基础,没有突出的专病诊疗技术,何谈特色专科建设?作为品牌业务的专病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 疾病谱 疾病谱决定了该专病客户的多少。虽然,追求高技术的顾客不会比普通病、常见病的顾客多,但相比较而言,还是要选择患者人群数量相对较多或患者生活水平较高的专病进行技术突破。
> 诊疗难度 没有难度就不需高技术了。
> 技术储备 技术储备决定了市场的竞争力。医院自身或者能够整合的人力资源、设备决定了专病的技术储备。技术储备如何决定了专病的诊疗技术如何,也决定了品牌业务的技术高度。
> 人才配备 人才配备决定了技术的延续能力。人才建设要形成梯队,尤其在技术的传承上,更要形成“梯队”,要用制度方式确保技术的传承及不断发扬光大。
总之,品牌业务的选择标准应该是:专病治疗有一定难度;医院技术储备具有市场竞争能力;患者数量相比较多、生活水平较高的业务。
* 基础业务:由于国家医改政策的逐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行将基本涵盖了普通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因此,对就医人数众多的普通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的争夺将按照不同层次的顾客采用差异化方式进行。对于专科建设来说,品牌业务是为了树立技术品牌,基础业务是为了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以便传播医院品牌和从中发现一些高价值顾客。因此,基础业务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
> 疾病谱 疾病谱决定了未来客户的数量。对基础业务来说,对普通常见病、多发病应全覆盖。
> 差异化服务 对基础业务来说,差异化、有针对性的、能够获得顾客认同并喜爱的服务决定了市场竞争力。比如优良的就医环境、清晰直观的就医流程、准确专业贴心的护理服务等等。
总之,基础业务的选择标准:对普通常见病、多发病全覆盖,以服务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品牌业务选择提升技术高度,形成专科品牌进而推动医院品牌建设。基础业务通过差异化服务赢得群众基础,制约竞争,为专科的发展以及医院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和资源。把握好这两个业务选择,就解决了如何扩展顾客人数、如何提升技术高度这两个决定专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