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种媒体都在谴责滴滴,晚上新华社更新了一条消息,说是滴滴出行“郑重道歉”,评论区引起很多人的责骂。
01
由于个人习惯,我外出路程不远的话,一般都喜欢步行,远程则坐公交车,很少去打滴滴,可以说几乎没有用过,觉得没有必要。
导致滴滴都下线了,我才知道,之前有一次,着急赶路,又没有顺路的公交车,就想着试着打个滴滴吧。
结果一开始定位错了,后来我给师傅钱,说不用,会自动付款,我还想着现在这科技,挺发达,都快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了。
于是就没去管,结果过两天来了条短信,说滴滴没有付款,我看了下日期,不是说会自动付款吗,原来还得手动啊。
之后,除了紧急情况,就很少用滴滴打车了,估计在大学生堆里,我也算是个奇葩了。
02
对于滴滴出行,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偶尔会听闻与其相关的报道。
尤其是近半年来经常爆出不太好的消息,反倒有些庆幸自己不喜欢打滴滴。
从空姐遇难到最近发生的事故,引起了众人的不满,毕竟再方便,安全大于天。
前几天,有幸参加三节课平台的内测课程,其中有个作业的题目是:新政期将过,滴滴的出路在何方?
在课程给的内容中,对滴滴出行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发展历程曲曲折折,同时也想了很多。
滴滴本来是为了人们出行的方便,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由于一些不法分子的破坏,慢慢地退出了交通界。
我们都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但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滴滴之所以被迫下线,可见正义终将高于欺凌。
03
有句不太好听的话,叫“一块儿臭肉坏了一锅香汤”,就像是碧海晴空的夏日里突然刮来了一阵妖风。
在电影《驴得水》中,以孙校长为首的五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费,以运水的毛驴“得水”为名,编造出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驴得水”老师。
由于教育部派员督查,五个人怕东窗事发,临时将铜匠“改装”成驴得水。结果谎言越扯越大,利益关系也越来越复杂。
随着美国金主和特派员的武力介入,局面失去了控制,每个人都在试图保住些什么,利益、生命或者道德底线,结果却因为妥协而丧失了更多。
喜剧开场,悲剧收场,导演周申说:“你问他有底线吗?他说有。你问他底线是什么,他答不上来。答不上来就是没底线。”
而我们所说的“度”,其实也是一种底线,滴滴出行无疑是触碰了人类所能忍受的最低底线,人本应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毕竟命都没了,再 谈什么也都无所谓了。
结语做任何工作,都要对得起良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