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绿茶三兄妹里的幺妹“小乔”-洞庭碧螺春,炒毕,放石灰仓收水了。累,但欣喜。这会儿有点儿闲时间,闲着也是闲着,跟各位聊一聊洞庭碧螺春的今世前生吧。
一说洞庭碧螺春啊,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个被茶界说烂了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从清朝王应奎的《柳南随笔》中来的。王应奎号柳南,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约卒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他在《柳南随笔》里记道,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
实际这个对碧螺春命名的记载是有问题的。
我找到的最早明确写出“碧螺春”三字的文献资料是明末清初的文人吴伟业(1609—1672)写过的一首《如梦令》: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这个早于《柳南随笔》中康熙的赐名。另外,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的《续茶经》中,作者崇安知县陆廷灿引《随见录》(《随见录》,一说它是明朝人写的书,该书散失)中的记载,在《续茶经》中也叙述了关于碧螺春的情形“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在雍正年,陆廷灿记录的碧螺春的特点还是扁形的片茶而非《柳南随笔》里康熙皇帝所取“卷曲似螺”之态。个人觉的陆廷灿之言还是蛮可信的。
《续茶经》前后历时十七年方成书。陆廷灿能写出《续茶经》,除了其对品茗有一定造诣外,跟他任崇安县令也有很大关系,崇安县就是现在的武夷山市。陆廷灿说:“余性嗜茶,承乏崇安,适系武夷产茶之地。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另外陆廷灿对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说的“建茶皆乔木,吴蜀、淮南唯丛茭而已”提出了质疑。他说:“余所见武夷茶树,俱系丛茇,初无乔木。此存中(沈括字存中)未至建安欤?抑当时北苑与此日武夷有不同欤?””这就可以看出陆廷灿是位极具独立思考能力,不唯书之人。所以个人认为陆之言可信。综上,我们可以推断出,扁形片状碧螺春至少是出现在雍正之后,且在康熙前就已经有了“碧螺春”的称谓了。康熙赐名一说,就是个故事而已。你看,有时候真的是不能只唯书的。
早期的碧螺春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唐懿宗大中十年也就是公元 856 年,杨华撰《膳夫经手录》里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若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这说明了苏州洞庭山在唐以前已经有茶,开始时是采叶,煮为茗粥,至唐后才做成饼茶。
北宋年间,书学理论家朱长文(1039—1098)在它的《吴郡图经续记》里说:“洞庭山出美茶,旧为入贡。茶经云,长洲县牛洞庭山者,与金州、蕲州、梁州味同。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号无碍居士的李弥大(1080—1140)的《无碍泉诗并序》也有‘鸥研水月先舂焙,鼎煮云林无碍泉,将谓苏州能太守,老僧还解觅诗篇’的文字。从上面文字可以看出碧螺春的前身叫“水月茶”,它还是蒸青饼茶。
明正德年,吴县人王鏊所著《姑苏志》在十产条目中有云:“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水月茶已有炒青茶出现,且“极细”。
清朝雍正年,陆廷灿《续茶经》提到碧螺春是扁形的片茶。
民国年间,章乃炜编纂的反映清代帝后起居、典章制度、清宫机构的书《清宫述闻》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乾隆时,各省例进方物。茶叶一类,两江总督进碧螺春茶一百瓶,银针茶、梅片茶各十瓶...”从这儿就看出来了,乾隆时期,碧螺春成了清廷贡茶了。到了这儿,碧螺春的身世清楚了,可以断定,外形螺曲的碧螺春肯定是乾隆之后出现的了。
再聊聊碧螺春的特点,什么是“铜丝条,浑身毛,蜜蜂腿儿,花果味儿”。“铜丝条”吧,是说高温杀青致使茶叶一部分发黄,又因春茶内含物质多,密度大,入水即沉,故云。“浑身毛”说明了它特殊的搓团提毫工艺;“蜜蜂腿儿”是说它外形卷曲,还有人说它似佛陀头发之螺形,或为寺内僧人所创,曾是一款礼佛之茶;“花果味儿”是说它这个小青茶品种经炒制后所产生的馥郁的花果香气。周瘦鹃曾有诗曰:“都道狮峰无此味,舌端似放妙莲花。”
大家真的该品品明前碧螺春,这个茶是纯手工茶,气候所限,只能做十来天茶。没别的,人生苦短,总得尝尝春天的味道呀!
今天,清明前的洞庭西山,晴,温度22°C,躺椅,线装书,一杯洞庭碧螺春。真是: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