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跟一个朋友燕子每天发很多信息,交流点滴的情绪。
她远在刚果,因为时差,我们的交流都是块状的,都是大段大段的语音。
我们都是情绪非常细腻的人,能把一个很小的感受,用很多的语言表达出来。
过去,我的这些情绪有几个主要的出口:一个是这个公众号,一个是社群(现在解散了),一个是和朋友聊,一个是和咨询师聊。
现在多了两个出口:一个是情绪日记,一个就是和燕子的高浓度的交流。
这几个出口,疗愈效果最显著的,就是和燕子的交流了(情绪日记的疗愈作用也很大,我打算下一篇文章分享)。
这样细腻地剖白,只有在心理咨询的时候有过,咨询师能理解,但是是作为众多案例一样去理解,不会有深度的链接。
有时候会带来更大的失落,因为我太想要更多的链接了,甚至很想了解和拥抱对方,这在咨询关系中是越界的(除了跟教练曾老师的咨询,这个过程会有比较像朋友的感觉。)
和燕子的交流,是随时有一丁点儿的感受,都可以把我所有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不用担心没有回应或是回应很少。
这个交流方式是我以前没体验过的:我们并不期待对方能帮自己解决什么问题,也不想要帮对方解决什么问题,只是单纯地分享和看见。
我第一次体验到,以前只在书本里看到的感觉:不带评判地被看见和回应。它的疗愈作用,超越任何牛逼的法门。
01
我的情绪和需求是合理的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多半你也是情绪很多的人,曾经在关系里体验到忽视、不被最爱的人珍惜,所以情绪都包裹起来,不容易敞开,内心戏很多,觉得自己很有问题,自己的需求很可耻。
我有强烈的表达和被倾听的需求,这个需求遭到了很多评判:“太矫情”“想太多”“不自信”“不知足”,听到最dramatic的评判是:“你要灵魂深处闹革命”。或者告诉我,“你用我教给你的这个方法,就能解脱了”。
我也会不自觉地认同这些评判:我有问题,我不应该有那么多情绪。
尤其是,看了心理学的东西,拿那些概念来框住自己,看自己和看别人,哪儿哪儿都有问题,哪儿哪儿都要修行修炼,于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我要消灭这个情绪黑洞。”
比如,心理学说:“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是如果它成了一个非达到不可的要求,反而又是一个牢笼,只不过,看着更高级而已。
再比如,“行为疗法”:你行动起来就好了,你所有的伤春悲秋都是太闲了。我的确体验过投入地去做事时忘我的感觉,无数次地想要回到那个状态;可是情绪一上来,什么梦想都不想实现了,就觉得活着没劲。
有些课程,也会提出一个必须达到的“修行标准”,比如吃素、跟父母和解、把内心秘密讲出来、释放大哭,等等,每个人都是问题,都需要被修理。
我有听朋友讲她花了一万多上的课程,她躺在地上,体验到童年不被爱的感觉,周围的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她喊:“你就是太软弱了,你要坚强起来!你必须面对!”
我的天,这已经不是牢笼,是暴力了。
燕子能接住我的情绪,在这个关系里,我体验到我可以对一件很小的事情生出很多很多的情绪,我可以表达出来,可以得到理解,不会给别人造成困扰,我不需要解决它,它可以存在,我也可以自在,高浓度的情绪和自在并不矛盾,只要它能被看见。
并不是,我的内心戏就没有了,而是,我接纳了我的情绪异常丰富,我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也接纳了我在关系里会有很多期待落空,会感受到失落,这不是一个错误,也不是什么要纠正的事情。
如果在大多数关系里我注定失落,至少在这段关系里,我感受到了看见,这可以让我容纳其他关系里的失落感。
这个被看见的感觉,也能让我升起看见自己的力量,自己看见自己,而不用时时向外求。
情绪很多的朋友,我想对你们说,你的需求是非常正常和合理的。人想要体验被理解,想要自己的声音被听见,受到伤害会愤怒、感到被忽略会怨恨,这是非常正常的人类情感,并不是你有问题,你不需要评判自己的任何情绪。
02
不被理解也是很正常的
大多数人一定会、并且可以评判你的需求,这也是很正常的。
不信,你可以回想一下,别人来跟你倾诉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也是很想帮对方解决问题?或者改造对方?
即使我和燕子现在可以不带评判地沟通,我们最初认识的时候,我也难以接住她的情绪,因为我内在认为“那么多的问题,怎么解决呀?我没法解决,我自己都一堆问题。两个心重的人聊天,是不是在彼此拉低能量?”
现在我知道,我不需要帮她解决任何问题,她也不需要帮我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就是彼此看见就可以了。顿时轻松了很多,可以享受分享的过程了。
如果没有人理解,不必要求别人理解;如果别人评判,也不用说服对方,远离就好了。就像小朋友,能玩在一起就玩在一起,不能玩在一起,那就找玩得来的人一起玩。
我观察身边的人,他们不能回应我的时候,并不是嫌弃我,而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回应。
比如我妈,我曾经想跟她建立高浓度沟通的方式,我感觉我非常努力地在成长,克服原生家庭的很多模式,但是她的回应真的很冷淡。
后来我发现,她是真的不知道回应什么,因为她自己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情绪,能有人倾听她的抱怨,挺好;再要深入,太累。如果我愿意听,她就会讲很多,如果我不愿意听,她就自己找朋友玩,她理解不了我内在那么多的情绪。
我的朋友们,可能在一段时间能倾听,再讲多,就真的不知道怎么回应了。她们会觉得,你不是对自己的问题看得很清楚吗?挺好的呀。
我会觉得,我真是一个巨婴,怎么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呢?我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呢?我怎么活得这么累呢?
现在,我接纳这个事实:我就是跟别人不一样,这不是什么问题;别人不能理解我,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不要怀疑自己,不要“自证清白”,自证清白是世界上最费力不讨好的事。
真正的疗愈,不是体验“我解决了一个问题,我克服了一个困难,”而是体验到爱、放松的感觉,体验到“这样是可以的,是没问题的,It’s okay not to be okay”。
03
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虽然最后我是以建立关系的方式得到很深的疗愈,但是并不意味着之前的努力都是在绕弯路。
事实上,如果没有写那么多文字,我也不可能链接到燕子。我们从没见过面,只是有共同的朋友。她也是看到我的文字表达了她难以表达的情绪,才向我敞开,有了建立深度链接的机会。
如果没有很多次在关系中的失落,我还会对关系抱有很多的幻想。就是因为得不到回应,知道我不能再向外抓取,所以干脆放弃,转而内求。这样反而能发展出良性的关系。
在我还很想求取认同的时候,是不会珍惜和燕子的关系的,能给我回应的人,我反而不在乎。我身边能看到我的好的人,已经无数次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欣赏,但是我会总是盯着那些没有满足我的期待的关系,得不到的看着特别诱人。
就比如,有的女生总在爱情里求取认同,可是当她们不再刻意追求转而发展自己,反而能遇到质量很高的亲密关系。
这是一个悖论,放手了,不期待了,反而会有好的出现。
只有累积了足够的挫败和失望,才会放手,这又是一个悖论,但也不是什么值得惋惜的事情。
可能人间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大家来感受对比,不然,孙悟空直接一个筋斗云飞到天竺把经书取回来,岂不简单,何必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又或者,佛祖施展法力,在每个人头上一摸,度化了大家,都立地成佛,也就没有这痛苦的人间。
有些回看特别简单的事情,就是要撞得头破血流才能领悟。燕子就在那里,为什么两年前我看不见这个关系的价值?因为彼时彼刻,我们都还有没修完的功课。
如果你现在还纠缠在情绪里,或者看别人纠缠在情绪里,都不用着急,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路都算数。
能被他人看见,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下一篇来讲一下,即使没有深度链接的关系,自己也可以学习看见自己。事实上,这更重要,因为它不依赖于外在,是自己内在的稳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