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入梦境,观心无常。人往往在深入到梦境世界后,才真切感受到内心活动之复杂多变,以及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难以掌控。
关注梦境(现代西方梦学研究者们称作清醒梦Lucid Dreaming)在古老的东西方文明中都有被不同程度地提及,像是古印度、西藏佛教以及道教中的梦瑜伽/梦修,古希腊人对于梦神(Morpheus)的祈祷,马来半岛Senoi部落人把梦境作为每日必要的沟通话题等等。不同的方法,都试图把梦境作为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并通过梦境获得心智的提升。
梦境反映了我们的内在习惯
撇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梦境解读,其实梦境本身呈现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事情的处理方式与回应态度。例如在梦中,出现黑夜里的街道,以及径直朝自己走来的陌生人,许多人第一反应便是转身逃离,接着陌生人必定紧随其后,自己想尽办法,都逃脱不了。
这是非常典型的梦,反映出我们内在的不安与胆怯,以及对于某些情景的固定的、绑定的负面联想,比如但凡出现黑夜里的街道,就认定那是不安全的,凡是有个陌生人向自己走来,便不由自主地紧张,认为对方会伤害自己等等。除此之外,许多人会常常梦见自己出现在课堂,不断在考试,且总是答不出题,内心焦虑不安,甚至试图偷看别人答案等。
坠落梦和逃跑梦
有意思的是,人群中大约有超过七成的人,曾梦到过从高空坠落。超过八成的人,曾梦到过被人追赶。恐惧与紧张,是这些梦的“底色”。
调整这一类梦境的办法有:(1)不断自我安抚。反复告诉自己梦境是假的,自己在梦境中是绝对安全的,是摆脱了任何法则而彻底自由的,不用害怕。(2)刻意调整梦境中自己习惯性的回应策略。例如从高空坠落时,可以学会放松身体,并展开双臂,试着自由地飞翔。当被人追赶时,可以转过身,怀着好奇心,看看追自己的人长什么样。或是让自己身体不断变大,告诉对方,别再追我了。或是把对方变成想变成的东西,比如天使,或某种可爱的小动物。
如果能够发展出清醒梦的能力(可见文章——《清醒梦练习:如何能觉察自己正在做梦?》),或是在清醒时刻意练习不逃避的回应方式(不断在脑海里模拟操练),便可以在梦里表现得不害怕、不逃避。有趣的是,很多人报告在梦境中勇敢地并带有好奇心地朝那个陌生人走去时,常常会发现,对方其实是自己的一个好朋友。这种梦境的转变(Shift),发生于自身回应态度和方式的转变。
既然是梦,不妨试着玩一玩,采用更勇敢无惧的应对策略,切记不要困死在单一的恐惧模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