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宗教和永恒”这类话题的讨论,在人的一生之中迟早会出现。早遇上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比较不幸,因为他可能提早经历生命中的各种忧患,因而有探究人生一些终极问题的需要。然而,如果一直忽略此一话题,人生很可能会走在岔路、歧路,甚至是迷途上,直到最后蓦然回首,这种迟来的领悟有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譬如,人在面对痛苦时,要思索这是因果报应,还是合适的磨炼;陷入罪悉的漩涡时,会自问责任归属以及希望何在;等到面临死亡的关卡时,更希望能理解是否有死后的世界。因此,随着年龄增长,最好能够在这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以界定一幅周全的人生蓝图。
第一,对宗教的批判
历史上,对宗教的批判比比皆是,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自然科学主义认为:宗教无对象可言
其实科学与宗教本身并没有很多、很大的冲突,往往是因为既得利益者受制于私心与欲望,才会产生宗教阻碍自然科学、自然科学诋毁宗教的事情。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自然科学在近代以来的发展令人赞叹,相形之下,宗教只能慢慢退守,最后退到一个很小的领域,像是灵异、个人迷信这种范围。反观自然科学,则显示一个特色,就是非常客观,也相当谦虚一一无论是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都有各自的领域,而分门别类的专家很少会在自已的领域之外任意发表言论。因此,我们可以询问:“有哪一种自然科学有权利对宗教的本质提出意见?”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自然科学拥有这种权利,因为自然科学探讨的是自然界,与宗教信仰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换言之,无论这个地球如何变化、是不是宇宣的中心,都不会直接挑战对人类生命的起源与归宿之信仰。
以自然科学对宇宙来源的解释为例——宇宙是有开始的。有开始之物必然有结束。因为它本身并未拥有使自己存在的力量。所以,在自然科学的观点下,宇宙到最后必然会以某种方式结束。既然自然科学承认宇宙是有开始的,那么我们可以思考:在宇宙开始之前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要有开始?这其中就产生了信仰的空间。
有些人认为——因为我们看不到上帝在哪里,所以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
事实上,如果你认为上帝应该在某一个地方,就代表你相信上帝是一个实物,因为实物才需要具有方位。
换言之,如果上帝不是物质的,就没有“在何处”的问题。
总而言之,自然科学家在原则是应该客观、严谨而谦虚。若一个人以科学家的名义批判宗教,那么他显然已经跨越了本身的范围。
相反,有很多科学家以个人身份支持宗教。例如,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有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
如果科学家认为上帝不存在,找不到研究的对象,那么就应该保持缄默,因为对一个没有把握或没有对象的东西,不能说它“是”或者“不是”。
(二)社会学主义认为:宗教是社会的工具
社会学家对宗教的批判,要比自然科学家更为有力,因为社会学所研究的是人类的群体现象。涂尔干是法国社会学家,代表作是《自杀论》。他曾经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宗教是社会的工具。”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每个人都有自私自利的倾向,而社会是群体生活的领域,所以个人可能会破坏群体。为了避免整个社会被许多自私自利的个人所破坏,因此必须发明宗教和上帝来约束个人。
因为有些人不怕别人,却害怕鬼神,因此宗教对人确实有一定的约束力。
然而,宗教真的只是社会的工具吗?其实并不尽然。
首先,宗教所揭示的人生戒律,必然是超越法律的。宗教的戒律往往比法律更严格,更深入人心;宗教所宣扬的博爱情操,也高于一般的道德理想。
其次,宗教的诉求是针对普遍的人,而不是社会中某些特定的人,比如罪犯。
最后一点,如果宗教是社会的工具,那么为什么很多宗教在被社会压迫时,反而越挫越勇?纵观历史我们发现,当宗教与社会发生冲突时,宗教并没有妥协。相反,宗教与社会结合得太好,反而会使宗教腐化。
以上几点可以说明:宗教并不是社会的工具。首先宗教的诉求比法律更高,要求的是更完美的人格表现;其次,宗教所传布的对象并不是个别社会中的人,而是全体人类:最后,宗教与社会之间有时并非相成,反而会产生一种紧张关系,督促社会追求正义。
(三)心理学主义认为:宗教是心理上的拐杖
心理学家的批判又比社会学家更深刻,因为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人的心灵状态。
心理学与査学的差别在于: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出自于假言命题,哲学则是属于定言命题。心理学上常用各种不同的动物做实验(设定某种刺激看动物如何反应),然后从它们反应的模式来思考人会有什么反应。但是人和其他动物毕竟不同。
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人类心理上的拐杖。每个人心理都有一些创伤,这些创伤一般来说是幼时的遭遇种下了因,造成我们年长之后,常会觉得活在世界上不易快乐。有些人外表看起来很健康,但是内心却很跪弱,容易恐惧不安,这时候心理就好像是脚受伤了需要拐杖撑扶一般,如果有了信仰,心理就好似有了依靠,生活就能够过得比较愉快。
他的理论并非完全错误,因为事实上的确有这种情况存在,但这还不足以解释宗教,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是内心有问题才信仰宗教。很多心理非常健康的人信仰宗教,纯粹是想真诚面对自己的生命。
(四)语言说认为:宗教是无意义的空话。
以英国哲学家艾耶尔为代表,他们认为宗教语言是无意义的空话。譬如西方的“神爱世人”,东方的“万法皆空”、“善恶有报”等,都是无意义的空话。
宗教真的那么“无用”、那么“虚幻”吗?
第二,从信仰出发,我们来认识宗教
宗教与信仰密不可分。信仰到底是什么?
(一)人生信仰。一个人的人生信仰就是他认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二)政治信仰。它是指某种对政治的理想,并且希望通过一群人的组织,得到政权实现这个理想。
(三)宗教信仰。它是三者之中最纯粹的,因为它基本上牵涉到的是所谓的超越力量。
第三,信仰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
所谓的超越力量是指:人间之苦、恶、死的最后诉求,万物存在之充足理由,以及使个人产生绝对依赖感的对象。
1.人间之苦、恶、死的最后诉求。人活在世界上难免承受许多痛苦,在追问这些痛苦的最终理由时,答案就会指向超越力量。苦、恶、死都是人类生命的界限,这些是人的理性所无法理解的,因此,必须依靠超越力量给我们一个解释。
2.万物的存在必须要有理由。
3.使个人产生绝对依赖感的对象。人间的各种依赖都是相对的,没有真正的可靠性。因此,必须有一个绝对的力量可以提供支撑,人生才有意义。
综述,谈到信仰,首先要肯定它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当一个人面临生命的界限时,会发现有一扇窗打开了,让人体察到一种超越的力量。这种力量和自我之间有一种关系,彼此可以互动,并且使我们的生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此一关系一旦出现,个人的信仰才能站稳脚跟。
第四,宗教是信仰的体现。
宗教是信仰的体现(具体实现)。所以宗教在不同的环境与时代,都会有所调整,因为它是具体实现,就一定会和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在一起。
神的万千种风貌,其实只是人类给他的不同名词与描述而已。神明之所以能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达,是因为他本来就不是人类认知的一个对象。
第五,信仰是内心的超越力量。
人类之所以要设立偶像,是因为人的生命是有些的、具体的,因此需要有一个有形的、具体的表现(偶像)来对照,否则就会觉得生命好像落空了。然而,找到偶像之后,必须进一步打破偶像,而不能执著。如果一定要执著于有形的对象,反而会错失宗教真正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