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不是“股神”吗?
或许巴菲特更多的是我们眼中的巴菲特,而不是真实的他,最接近巴菲特和他的投资事业的应该是他本人的文字。无论我们怎么定义“股神”,其实都在误读他!
有多少来自中国的投资信众原汁原味的读过老巴的“家信”?恐怕寥寥!
想着老巴每年都不厌其烦在信里唠叨他公司里的那些事,我总得卖个面子读上它一封。这一读,真让我心惊胆战,大呼上当!老巴原来您不是股神,而是个真真切切的企业家,是个实实在在的的“资本”家,那些在媒体混日子的儿郎真没读懂您这位外国的“爷叔”,害的我总以为你就是炒炒股,还一不小心炒成了神!
于是我悟到,有很多人至今坑爹式的还徘徊在资本市场的“扭曲力场”而理所当然,他们真的很扭曲。传说,中国的A股市场就是专治各种不服气的,原来如此!既然资本市场也有迷雾,而我就是专门拨散种种迷雾的人,那么就先走两步吧!
“股神”就是炒股之神?很多人是这么想的,至少大多数人在“炒股之神"的投资启蒙和精神激励下,为了成就自己的财富梦想投资股市。他们要做的不是和老巴一样出色,而是臆想如果成就老巴的哪怕是0.1%,那花花绿绿的符号也让人血脉喷张......
多数媒体在跟风渲染的同时也把焦点放在了巴菲特创造的巨大财富上。动辄几百亿美元的数字听起来都很有气场,仿佛华丽的资本宫殿本就应该高傲的矗立,富丽堂皇而理所当然。但这位”奥马哈“的圣人却离群索居,远离纷扰的金融竞技场——华尔街,在平凡的奥马哈小镇上,一边过着几乎单调的生活,朴实的勤俭,另一边却操纵着诡异的金融游戏,让他的追随者每年都来奥马哈朝圣,狂欢,尽兴。你不得不服又不得不神往。
股神留给我们的好像只有神话,但神话往往在风光达到高潮的时候才最动听。显然,老巴不是一开始就很风光的。让我们回到历史的脉络里看看有什么线索?
Buffett's interest in the stock market and investing dated to schoolboy days he spent in the customers' lounge of a regional stock brokerage near his father's own brokerage office.en.wikipedia.org/wiki/Warren_Buffett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巴菲特的爸爸原来是做“brokerage”生意的。对于股票市场的兴趣,巴菲特打小就有了种子,日后那颗资本大树枝繁叶茂不也顺理成章吗!对于这个小插曲,人们往往解读为——做你喜欢做的,好像巴菲特真的是从兴趣出发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业。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有另一番解读呢?
启示一:
巴菲特正是——喜欢他要做的;而不是——做他喜欢的!如果说兴趣只是一个解读的标签,当你把它孤立出来,再去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原来是多么荒谬!兴趣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远远的待在那里,等你握她的手。任何一件事情做多了就可以叫兴趣、习惯、本能......, 那些只是语言的符号,为什么死死追寻所谓的“兴趣”后才懂得出发?!
我只能说,巴菲特在很小的时候就从资本市场的马拉松长跑的起点出发了!而我们有些人在45岁的时候还在寻找“兴趣”,譬如那个姓王名菲的姐姐,都是菲的命,咋就这么不同呢?
The basic ideas of investing are to look at stocks as business, use the market's fluctuations to your advantage, and seek a margin of safety. That's what Ben Graham taught us. A hundred years from now they will still be the cornerstones of investing.en.wikipedia.org/wiki/Warren_Buffett
神一般的老巴说,股票不是股票,是生意;他喜欢波动的市场,可能下跌时候的股市,就意味着比较便宜的买入;而最重要的就是买入的价格是否小于公司的价值,老巴称这为安全边际——这些就是投资的核心,注意,老巴没有强调什么价值投资!关于价值投资的争论,老巴在其家信中这样写到:
"Value" Investing: A Redundancy
记得上课的时候,我常常问学生,你们预习了吗?看到的是一双双灰太狼式的充满无辜和讨打的眼睛!
媒体的记者、信众们,你们预习老巴的家信了吗?
就在当下,我突然有一个神驰,问,哪家挖掘机的技术最好?还是问:
你们到底谁读懂了巴菲特?
想来也是寥寥,还是自己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