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用英语》语音篇(一)

一、发音很重要,但显然不是最重要的

  • 英语本身是世界上“口音”最多的语言(没有之一)
  • 有效沟通最重要:用词、文法、逻辑、内容

二、我们完全有能力大幅度改善发音

  • “改装”自己的语音过滤器绝对是有可能的,甚至“重建”自己的过滤器搜索有可能的。
  • 需要至少6个月。

三、最大的障碍:害怕被嘲弄

  • 凡事做得好的人,很难去嘲弄他人,因为他们都知道做好一件事究竟有多难——他们自己亲身经历过。
  • 如果犯错了,改了就好。如果改不了,只要没有伤害他人就好——其实你根本无法仅仅用带点口音的英语伤人。

四、多听多听多听

  • 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零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
  • 至少6个月,每天听力输入不少于4小时。哪怕听不懂也无所谓,听得多了,听得久了,早晚有一天想听不懂都不太容易。最初的时候,为了效果更佳,可以有意识地渐渐提高文本难度,并且最好配合精读。
  • 建议从一开始就听正常语速的材料。
  • 在“重建好语音过滤器“之后,接下来“听得懂”很重要,因为只有听得懂才可以集中注意力,而注意力集中是一切学习的根本前提。
  • 在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觉输入量之后,要涉猎不同的音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调、甚至不同的口音才对。推荐CNN的广播,里面有各种各样腔调的英语。
  • 听英语音频的一个小技巧:只用一只耳朵戴耳机。因为在自然环境中,我们听到的语言语音从来都不是“单独”的——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背景声音。

五、计算机辅助器

  • 可以用音频编辑软件作为辅助工具:Cool Edit、Audio Edit Deluxe、Audacity,这些可以达到“音频视觉化”的效果,通过音频图谱清楚地看到语音之间的空隙、音量的大小强弱。

六、要宽于律己

  • 暂时不必过分追求“标准”——事实上,追求也没用,因为无论是谁也做不到短时间之内就达到所谓的“标准”。

七、放慢你的语速

  • 一方面要克服自己想“快”一点的欲望,另外一方面还要刻意防止自己一不留神地快起来——元音该长就要长,而双元音要尽量饱满。

八、比连读更重要的是停顿

  • 连读可能是所有自然语流特征中最不重要的一个,因为熟练了自然而然就连起来了,不熟练的时候非要连起来就格外地生硬。
  • 单词:在重音节之前要有一个停顿,1秒左右。例:es|pecially。
  • 句子:该停顿的地方停顿。

九、很多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不准”,而是干脆错了!

  • 一定要恶补音标
  • 查单词一定要读音标,并且在自己的文本上做出相应的记号
  • 不要想当然地读单词
  • 学一个词,查一个词,同时把这个词的衍生词也都读一遍,按照正确音标
  • 准备一个单词错读本,把常读错的单词记录下来

十、一定要学会音标

  • 首先不要急于求成,其次要通过大量反复运用去掌握音标,再次,运用大量的朗读训练使自己不知不觉地跨过语音养成的最初障碍。
  • 英音: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中文站的Flash教程《Guide to English Phonetc symbols》
  • 美音:爱荷华大学的美国音标在线学习程序《phonetics:The sound of American English》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