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语言的习得理论基础:
跨学科知识运用 各界诺贝尔医学奖内容讲解意义
关键期
区域功能
CI疗法
习得性弃用:第二语言习得 习惯养成
大脑的可塑性
为什么成年后学习第二语言显得更为困难?
浸泡式学习”,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
定的环境里,强迫学生只使用第二语言,禁止使用母语,进而刺激大脑加速构建新的脑图。风靡全球的罗赛塔石碑语言学习软体(Rosetta Stone9)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开发出来的。
自证语言
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颇有些令人迷惑:好事儿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却竟然可以无中生有。
但也不是不能解释清楚:也许这与人类大脑中根深蒂固的“恐惧情绪”心理有关。相对来看,喜悦会使一个人停下行动去享受喜悦,而恐惧却恰恰相反,会引发一个人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尽管有的时候事与愿违(不客气地讲,出于恐惧的决策几乎总是事与愿违)。
观念的力量
外语学习是越学越简单的东西,语法知识总有一天可以学完,单词总有一天不用再背,而不停地读书,实际上已经不是在学习英语了,而是在享用工具。相比于其他领域的学习,学习曲线。
只有改变观念才有机会摆脱尴尬。想要习得第二语言,比如英语,那么就必须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真诚地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这是你能做好的;而理由只有一个:因为你是正常人。
2,发音并不是你想的那么重要!有效沟通才是语言的本质!
凡事做得好的人,也很难去嘲弄他人。因为他们都知道做好一件事情究竟有多难——他们自己亲身经历过。
不要在意别人对你口音的嘲笑,不懂的人才嘲笑你,懂的人知道你的不容易以及厉害之处!
更多的时候(也应该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发音不好”,并非我们哪些英
语音素发音不准确、不标准,而是干脆把单词整个都念错了。
学韩语和日语拿来玩!
重塑自己的语音,应该从“改建”或者“重建”自己的语音过滤器开始。我们必须重新习得对目标语言(比如,英语)所使用的语音的识别能力。因为我们很难说清自己分辨不清楚的语音。去报各种各样的口语培训班往往除了心理安慰作用之外并没有太多实际的帮助。
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零成本的——大幅度提高 听觉输入量。
听觉几乎是全天接受母语语音刺激的,可是学外语的过程中相对来看却少得可怜。据我观察,大多数大学生,尽管声称自己已经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可实际上每天英语听觉输入的时间最长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并且,从未持续输入很多天。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必须保证大量输入,并且正如之前所提到的那样,起码要持续如此六个月才行。
很多人也许没有想到的是“是否听懂”在这里并不重要。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的目的在于重建语音识别能力,重点并不在于文字理解能力。婴儿在 18 个月的时候,已经构建好母语的语音过滤器,可是他们其实并不能全然听懂他们每天听到的内容。
语音学习和语言学习是两回事儿。语言学习还需要很多其它方面的刺激和努力。对于成年人来说也一样,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是为了迅速重建自己的语音过滤器。在此之后,想要获得进步,“听得懂”就非常重要了。因为只有听得懂才可以注意力集中,而注意力集中是一切学习的根本前提。
另外一个很多人没想到的事情是“循序渐进”不一定是好策略,至少在“重建语音过滤器”时不是好策略。应该从开始就听正常语速的材料。
一个看似不合常理的建议是“不要只听标准录音”。
在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觉输入量之时,要涉猎不同的音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调,甚至不同的口音才对。
这个意义上来看,广播剧要比课本录音强出不知道多少倍,因为有好多个人在说话,而非从头至尾只有一个“标准”声音。进而,我常常建议自己的学生不要把自己的输入材料只限制于“标准美音”或者“标准英音”;其实无所谓的,连颇具特色的“黑人英语”都可以听,甚至,越杂越好。我常常推荐的是 CNN 的广播,里面有各种各样腔调的英语,真的可以大开“耳”界。
至少要坚持六个月,我个人建议每天的输入时间不要低于四个小时——只要开始做,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难,因为“哪怕听不懂都无所谓”。
听得多了,听得久了,早晚有一天想听不懂都不太容易。当然,即便是最初的时候,为了效果更佳,可以有意识地渐渐提高文本难度,并且最好配合精读。这期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感觉没什么进步,但是,这种“感觉”是不靠谱的——事实上,我们的感觉几乎总是极不靠谱。平台期。
蓝牙耳机
精读
2.1,宽于律己:
先做到个大概大概就可以了。这并不是说,那些发音的原理是不应该学的,恰恰相反,要学,还应该好好学;只不过,事实是就算暂时不学也不是完全不行——只要多听多说,慢慢就会越来越接近标准。
2.2,放慢语速
说的快和流利是两件事!
学外语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因为人家说得太快所以我才听不懂”,而是“因为我听不懂所以才觉得人家说得太快”。
2.3,比连读更重要的是知道停顿!
最先需要养成的习惯是该停顿的地方就要停顿。跟读的时候,越是初学者就越觉得录音里的语速快,他们甚至体会不到人家在读长句子的时候也有换气的时候——不换气怎么说话么!而最终,当我们真的能做到听懂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哪怕他说得再快,我们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就算某些地方不足够清楚,也都猜得出来。(还记得之前提到过的“模块”吗?)
2.4,很多的时候(也应该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发音不好”,并非我们哪些英语音素发音不准确、不标准,而是干脆把单词整个都念错了。
所以,1)一定要恶补音标;2)查单词一定要读音标,并且在自己的文本上做出相应的记号;3)不要想当然地读单词。最后一条格外重要。比如,很多人都是先学这个词 “penalty”,再学“penalize”的,于是,不认真的他们一不小心就会把“penalize”读成/ˈpen#ˌlaɪz/而不是/ˈpɪn#ˌlaɪz /。再比如“economy”, “economics”, “economist”这三个词,“economics”中的第一个音节读/e/,而其它两个的第一个音节是/ɪ/,很多人都会搞错,更不用说这三个单词每个单词的重音音节究竟是哪一个了。为了避免因想当然而自以为是带来的尴尬,最好每学一个单词都要查词典。这是个学习工具丰富而又先进的时代,过去的人(哪怕仅仅十年前)根本无法想象现在学习的方便。几乎每个辞典都有电子版,哪怕是几百元的电子辞典也都有真人发音系统。每学一个单词,都要多花一点点时间精力把这个单词的衍生词都读一遍——当然是根据音标,或者词典里的真人发音。这一点上千万不要嫌麻烦,因为错误都是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一旦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可怕程度无法想象。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背单词还要记发音么?”遇到这样的提问,我非常堵得慌,因为我知道我自己一两句话根本说服不了他们;事实上,他们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可能要的并不是我的回答,只是我的认同而已。
因为一两个重音读错了单词往往并不会彻头彻尾地扭曲句意。所以,即便到了今天,也常常“又”发现一个读错重音,非常痛苦。我真的无比地幸运:恰好在那样的时候找了一份教英语的工作得以既有时间又有动力还有实践机会。否则的话,我猜自己一辈子连改善的机会都不会有,因为错误已经积累成灾难,肯定是望洋兴叹、有心无力啊。
2.5一定要学会音标
我们在学英语的时候,首先音标学的太快了,其次也学得太早了。甚至,音标竟然不得不成了语音教学的起始课程——而我们习得母语的时候可是在已经基本获得了基本完善的发音能力之后才开始(有能
力)学拼音!
首先,不要急于求成;其次,要通过大量反复运用去掌握音标;再次,运用大量的朗读训练使自己不知不觉地跨过语音养成的最初障碍。我个人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语音达到正常水准(或者接近正常)之后,才算是具备轻松掌握音标的基础能力。而一旦习得音标的基础之后,就要时时应用,直到像了解汉语拼音一样了解英语音标。
细细回想就知道,哪怕“仅仅再学一遍”本身也不够用。事实上,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后长达三五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在运用拼音去查字典(还记得小时候书包里背着《新华字典》上学么?——当然后来还有一阵子这本字典被换成了更大更厚的《现代汉语大词典》)——后来这种长期运用才使得我们如同本能一般熟练使用汉语拼音。也就是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至少系统地学了两遍之后,又在其后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不断运用,才习得这个今天我们回头再看觉得无比简单的东西的。
一个总结性的音标学习策略:
1. 首先确定自己有足够的朗读经验。比如,每日晨读一小时(听录音读课本就好)坚持了至少三个月以上。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多数语言都已经把握得足够好(要很久以后才能做到接近“标准”呢),于是,学习音标就有了保障。
2. 只完整学习一个体系。如果还在初中,那么可以选择 D.J.音标,或者是 K.K 音标——即,你的课本所使用的那种。如果已经是学英语多年了的人,那么就要选用自己正在使用、最常使用的词典的音标体系。
3. 最好使用计算机上的有声版词典,这样就可以把所有例词都查出来,并录制成 mp3。反复跟读。
4. 对照着音标表,抄写每一个例词的音标,反复若干遍(最好 7 遍以上)。
5. 抄下例词表,而后默写相应音标,而后检查(至少两遍)。
6. 以后每查一个单词,都要把音标标记在原文边上。
7. 有必要花时间学习英文的拼读规则。忽略拼读规则是绝大多数英语学习失败的人犯下的错误。他们宁可去学好像更有短效、或者感觉更加“高级”的“词根词缀”,也不去学最基本的,并且一生都用得到的拼读规则。
2.6
音节 音节拼读 单词助记
2.7
强读 弱读 句子的语速情感变化
掌握强读弱读规律,是使自己的语流变得自然的关键。只要掌握了强读弱读的规律,哪怕某些音素的发音不够好,语流依然会显得很自然,也更容易被别人听懂。
2.8-2.20
辅音/各个音标的读法细节
2.0语音的学习
1.21 跟读训练具体步骤 第56页
要学就好好学,不学就别学,浪费时间!
学生都想学好,只不过大都基于种种原因—— 内在的、外在的——最终没学好而已。如果学好了,终生受益。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能世世代代受益——尽管知识无法通过基因遗传,但如果父母是某一领域的专家,那么子女会因为成长过程中的耳闻目染而自然而然获得哪个领域中更多、更深的知识。反过来,如果学了却没学好,那么损失也是巨大的。因为学习过程消耗的不仅仅是金钱、精力,更重要的是那无情流逝、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时间总体上来看是排它性资源,用来做一件事就很难同时做好另外一件事。耗费了时间却没有收获,那就等于浪费生命。而在十几年的学校生活里,不学倒也罢了,可竟然使劲学了却没学好英语,那即意味着说,相当一部分的青春被浪费掉了。浪费生命已经很可怕了,浪费青春不仅可怕而且可怜。
语言学习1,要方法 2,同时要时间积累 才能掌握一门语言。没有速成!
3.0语言的学习
朗读的魅力
阅读理解力
建立常见英语表达模式库
提高记忆力
复述能力
听力:模式识别的过程!
通过对读不通,看不懂的句子反复琢磨,甚至背诵掌握这些模式,从而快速处理类似模式的过程!听不懂,本质上你读不通!你想下为什么简单的表达你听得懂,而稍微复杂结构你听不懂,大概就是模式的陌生!
赖世雄美语
新概念
VOA
拿起字典独自上路,读懂单词
1,Word 学英语
如何用word在线做笔记,学英语?
在线字典,建立学习文档!
2,在线字典
中英
韦氏字典
柯林字典
牛津字典
学会查字典
单词
词组
同义词
反义词
造句
学英语单词是不够的,我们本质是在学习各个概念的集合!
清楚地理解每一个遇到过的概念(管它是中文还是英文),是最为省时间高效率的生活方式。注意,这个习惯不仅仅影响学习,而事实上,它会影响一个人的整个生命过程。
因为人毕竟是必须依赖思考才能做出决定的动物。而每一次决定、每一次判断,都依赖对过往存储在自己脑中的各种各样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概念的有效处理。
所以,我常常告诫学生应该经常查询百科,因为它是普通人用来构建概念体系的最基础工具。遇到任何不太了解的概念就到百科上查一查,而后做点笔记,是一生的好习惯。我推荐给学生使用的只有一个,就是 Wikipedia。
建立自己的单词概念库!当你提到一个概念时,能相应提出相关词!
多翻翻语法书,读懂句子
工具书
我建议学生通读语法书的方法是这样:
1.逐页浏览;
2. 仔细阅读每一个例句(而那些语法概念能不能完全理解,能不能一次就记住倒在其次);
3. 判断这个例句的英文表达与中文表达是否相当地“非一一对应”?如果是,则做出
标记(要是有“呀,让我用英语表达这个意思,可能说出来的就不是这样了!”的
念头的话,就应该做标记了);
4. 积累到一定数量,就把这类句子摘录出来,做成替换练习模板,反复造句并朗读,直至熟练;
5. 继续浏览;
6. 通读一遍之后,如此这般再反复几次……
查语法书就这么简单:1) 锁定功能词,2) 检索索引,而后 3) 逐一翻阅相应内容,
看看能否找到合适的解答。如果一本语法书中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那就再换一本语法书,最终总能找到答案。有时就算在一本语法书中找到了答案,也可以再翻翻另外一本语法书,因为这么做总是可以找到一些补充的信息。
精读的必要性:
读好书一定要慢
读书一定要慢,因为只有慢读才可能细品。读书与赶路不同,对赶路的人来说,几乎只有终点才意味着一切;如果赶路的人流连路边的风景或者纠缠沿途的遭遇,他就可能无法到达终点甚至误入歧途。然而读书却并非如此,如若读书真的是像是赶路一般,那么打开书直接读最后一句话岂不是最好?
找来好书硬啃,是我能想到的最好、最快、最见成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尤其在 audiobook 如此丰富的今天,因为我坚信朗读是获得一切语言能力的最根本手段。
慨叹“Google + Wikipedia + English = Almost Everything”。
摘录原文不再耗费力气(伟大的 Copy/Paste),写下批注,甚至干脆写一整篇文章,加以分类关键字(以便将来搜索),相当耗费时间。但这个时间耗费的值当,不记笔记的人无法理解这种时间精力耗费的合理性,正如不成事儿的人永远不知道事无巨细的道理一样。
好书读一遍是不够的。读书的最大惊喜往往来自反复阅读中的“偶然”发现。阅读会刺激思考,思考进而会改变阅读的质量,两者会相辅相成,相生却永不相克。这个过程中几乎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多巴胺的分泌,难怪中国古人说 “书中自有颜如玉”,外国人说“Reading is better than sex”。
学会做阅读电子笔记
印象笔记
论文阅读与写作
用word学英语 学单词 造句 朗读
关于精读与泛读:
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教育设计者原本的意愿和顺序很可能是这样:
1) 先识字,并识足够多的字(显然常用三千汉字肯定是不够的——对那些了与追求知
识的人来说);
2) 习得足够多的词汇量;
3) 学习更多、更复杂的是概念——每一个重要的概念都需要大量的篇幅阐述;
4) 与此同时习得基本的逻辑运用能力,以便能够更有效地理解组织已知概念及其相关
信息;
5) 通过不断的精读习得更多的概念理念;
6) 通过大量的泛读扩充补充自己的概念和理念;
7) 通过实践重新理解重要概念,修正对重要理念的理解;
8) 精读与泛读相互补充、交互运用……
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人从未有能力去“精读”——识字不够多,词汇量不够大,概
念量不否丰富,逻辑不够严谨……
一句话,不具备“精读”的资格。然而人们总是假定自己的能力会随着年龄自动增加,于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假定开始显得极端自然:每个人从学校毕业之后都假定自己识足够多的字、有足够大的词汇量、足够丰富的概念量、足够严谨强大的逻辑思考能力……最要命的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已经不再需要“精读”——那是中小学生被逼才愿意做的事情 ——“泛读”才是配得上自己年龄的活动……
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走到最后一个环节的人所掌握的“泛读”能力,和大多数人以为的“泛读”其实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尽管在“泛泛而读”,却拥有足够能力“不漏过任何重要信息”,并且常常还可以做到“在字里行间读到言外之意”;后者是真的“泛泛而已”,从未获得过完整的信息,在千疮百孔的零碎信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特有幻觉(且不自知)。
精读的方法:
单词 句子 概念 逻辑关系!
段落 文章!
步骤:
1,挣扎着搞清楚每一句话的确切含义。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查词典,查语法书,甚至去查 Google。“自己动手”比“花钱让别人替自己干活”(比如,报班上课听讲)在
这方面不知道要有效多少倍。
2. 理解每句话之间、每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处理段落还有另外一个任务——概括。
3. 整理词汇。要知道,读完一篇文章之后,自己动手整理词汇,远比背单词书效率高出许
多——可惜,大多数人并不相信。
4. 反复阅读若干遍。读着读着就可能发现很多第一次读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5. 复述文章。能够书面或者口头复述刚刚读过的文章,实际上需要很多综合能力:记忆力、
逻辑能力、转述能力、重新组织能力、再理解能力等等。
6. 养成相隔若干天后复习的习惯。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y'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give us a chanc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hing…”
有些人认为读译文更省时间,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习得第二语言才是真正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方法。习得第二语言根本没有那些失败者想像得那么难,相反可能很简单。那些人之所以觉得“那么难”,其实无非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没有成功过而已。做得好的人也知道难,并且真的知道真的有多难,但他们好像并不怕难。其实也对,想想看吧,做什么事不难呢?怕又有什么用呢?
用电脑构建自己的私人图书管!142。
1,轻松找到电子书 Google
2,选到好书的方法
勤练写作就能提高口语
1,为什么买不到适合你的口语书?
这些口语书选择了那些“最经常重复出现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并不像那些作者所想像得那样“因为它们是最经常重复出现的,所以它们是最重要的”,恰恰相反,这些重复频率最高的内容实际上只不过覆盖总体语言使用的 1%而已(也许我有些夸张,但它最多也不会超过20%)。
所以,“一切都只能靠自己”这句话从古至今在任何领域都绝无半点夸张。既然你跟别人就是不一样的,那么,那些不一样的内容只能靠你自己去整理。
一个成年人学英语好像比小孩子更困难的重要原因并不显而易见,也常常被大多数人忽略:成年人所需要表达的内容更为复杂,也因此表达难度更高。小孩子要说的话相对简单,他们往往“不假思索”地表达他们的感受,而非“深思熟虑”的内容。
2,口语习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大多数人尽管“学”了许多年,依然不能开口讲英语的最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会说”,更可能是因为“他们没什么话可说”。
我对口语教学的看法:我以前总以为学生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说”(HOW)──我曾以为我自己的问题也是如此;现在我认为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个,更重要的是他们“没什么话可说”(WHAT)。
后来我就养成了习惯,不再指望自己能够脱口而出,而是希望自己有备无患。每当我遇到一些要讲英文的正式场合之前,我一定会花时间在先写“逐字稿”,不会写的就去查查词典,查词典查不到的,就用 Google 搜索,连 Google 都搜不到,那就想想看有没有可替代的说法……而后再花时间修订,熟悉,复述。如此这般之后,到了现场,基本上能够做到自如应对。
如此这般之后,我才反应过来,其实我自己讲中文也是如此的。平时跟朋友闲聊,倒不见得一定要准备,但是哪次上台演讲不需要提前准备呢?有时即便提前准备了,也可能因为不够充分而出现“演砸了”的情况。而事实上,即便是与朋友闲聊的时候,有些重要内容还是需要准备以下的(只不过那准备很多的时候并不“正式”)。谁都一样,有多少次你我在给朋友讲故事的时候由于不熟练而最终把好故事讲臭了?
3,没有老外批改作文怎么办?
绝大多数最终拥有良好写作能力的人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多读、多写、多改、多练、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积累……而这些要多做的事情中几乎没有哪一样是哪一个老师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几乎全都是(只能)靠自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总有人奇怪“都是人,咋就差异那么大呢?”——有什么好奇怪的?有些人一辈子什么都“多”做,有些人一辈子什么都做得不“多”,甚至干脆不做。
两个方法更为有效:
1) 自己给自己改作文;2) 帮别人改作文。
自己给自己批改作文,有个很重要的诀窍:不要写完马上改,而是隔天再修改。你当时那么写(即便是错的)就是因为你认为那么写是对的。这种惯性在刚写完的时候最大,表现最强。所以,写完之后马上修改很可能事倍功半。隔一天就不一样了,很多错误在你眼里几乎是跳出来的,并伴随着惊讶“哎呀!我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相信我,这其实就是你真正进步的痕迹──因为产生深刻记忆的最有效手段无非两种:重复、惊讶。
帮别人改作文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快手段之一。也许你会说,“我自己都不会呢,哪儿有能力帮别人改啊?”这不是问题,你试试就知道了,挑错比写文章容易多了,尤其是别人的错,更容易被你找出来。有趣的现象在于,批改者往往比被批改者收获更多。因为,你作为一个个体,无法遍历所有可能的错误──有些错误你现在不犯,并不意味着说将来不会犯。而帮别人修改作文的时候,等于别人在帮你试错,你在坐享其成──并且,更多的时候,你已经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作文自查列表
思考能力
不能“只学英语”,这就好像用计算机绘图,只学“Photoshop”是不够的,要有足够的色彩、手绘基本训练,才能够自由创作一样。有几本书,建议所有想获得正确思考能力,进而表达清晰的人阅读(在 Gigapedia 都可以找得到)。
! Thought and Knowledge: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4th edition,
by Diane F. Halpern
! Thinking and Deciding, 4th edition, by Jonathan Baron
! Argumentation: The Study of Effective Reasoning by Zarefsky David
(Audiobook)
! Craft of Research, by Wayne C. Booth, Gregory G. Colomb, Joseph M. Williams
! Good Reasoning Matters!: A Constructive Approach to Critical Thinking
3rd edition, by Leo A. Groarke, Christopher W. Tindale
另外,还有三本关于文风(Style)的书籍也一定要看:
! A Plain English Handbook (1998), from Security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Prefaced by Warren E. Buffett (http://www.plainlanguage.gov)
! 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by Stephen King (with audiobook)
! Style: Toward Clarity and Grace by Joseph M. Williams
另外,还有一个 TTC (The Teaching Company)的视频教程,是我所见过最好的写作课程:Building Great Sentences,在 Google 上搜索“building great sentences torrent”,就可以找到它的 BitTorrent 种子下载链接……
几乎所有真正有效的学习手段都是简单、廉价、往往并不直接但却真正有效的。格外值得推崇的英语学习手段除了之前讲解过的“跟读/朗读”与“查词典” 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复述”。
考生先读一篇文章,然后再听一篇与刚刚读过的文章相关的讲座,而后复述讲座内容以及讲座内容是如何与阅读文章内 容相联系的;口语部分中有先听再说,先读再说,听与读之后再说——无一不是在考量考生的“复述能力”。
“复述”不是一个可以孤立完成的任务。首先要“输入”(听或读),再“处理”(理解),而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重新组织),而后再“输出” (说或写)——听说读写无一不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复述”是最好的第二语言学习手段之一。
复述”其实又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有多少次你曾经遇到某个朋友兴冲冲地推荐一篇文章,而当你问他到底好在哪里的时候他却居然支支吾吾?有多少次你曾经向某个朋友“复述”你刚刚看过的精彩电影,可是讲着讲着却“讲臭”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复述”之时所使用的是否是母语,“转述时所使用的是否为母语”只影响“输入”与“输出”过程;而最终真正影响“复述”效果的是 “处理”过程:关键在
于“全面理解”、“提取要点”、“理清脉络”,以及“合理重组”——这些是“思维能力”,是基于种种原因几乎所有语言训练课程中都全 面忽略的东西,难也就难在这里了。
应该把“复述”变成习惯(事实上不论是母语还是外语都应该如此自我训练)。读过一篇好文章,就要尝试着复述一遍;看过一个好电影,也要尝试着复述一遍;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还要尝试着复述……
一个比较好的起点是从“复述笑话”开始。笑话的好处是简短。听来的也好,看来的也好,拿过来消化一番,看看它的笑点究竟在哪里?看看它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把啰嗦的地方去掉,把单薄的地方搞得更丰富一点;看看它能不能套在身边的人(或者自己)的身上?看看它跟自己已经知道的笑话有没有共通之处?或者它还有没有其它的版本?而后,再用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去复述,练习几次之后牢记在心,遇到恰当的场合,就可以试试它的威力……
既然学了,用得越好越开心,这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但所谓的“英语好”其实很难有一个统一、清楚、且有意义的标准。既然如此,就不要在意它了,好不好又怎样呢?反正得用。用着用着就好起来了,管它好到什么地步,反正比原来好。或者换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够用就好”。因为“够用”就可以开始用了,不停地用就有不停改进的机会和可能。
我自己的英语发音尽管在不停地改善但从未标准过,甚至就没有“好”过,顶多是处于“可接受”之状态。我的词汇量也从未没大到惊人的程度,别看 TOEFL、GRE 的成绩已经非常“变态”(那也是因职业需要考了无数回而后才达到的水平),
但平日里细读英文文献的时候还是经常需要借助各式各样的电子辞典和在线检索工具。在写英文文章的时候,推敲和审阅所耗费的精力是写中文文章的若干倍,在只能用英语交流的场合出现之前一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做功课,事实证明否则一定会出各种各样的差错。
不好”的这个状态从未成为我使用英语的障碍或者负担。外语用得不好是正常的——无论对谁来讲都是如此。但用的不好并不意味着说“不能用”或者“不该用”。换个角度来说,恰恰是因为用得不好才应该多用勤用。多用一点就比原来用得更好一点——这其实就是所有工具的特点。
要改变生活,就要改变观念。从现在开始,请牢牢记住,“速成不绝可能”。如若真的相信这个简单的道理,就不大可能懈怠,因为相信这个道理就等于相信“一切都靠积累”,而笃信这种简单道理的人怎么可能偷懒,怎么可能懈怠?
英语不能只学不用
背单词不是学英语
单词是砖头而已!
各种各样背单词的“神技”几乎都没有多大用处。最好的、最有效的是最朴素的方法: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词汇,通过频繁使用消化词汇——这也是不二法门。
用起来:
读报纸,还是看小说,抑或听歌看电影看电视,看访谈节目或者脱口秀,这些都是在“用”英语。原本应该“学以致用”,学是为了用,可是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学了十几年,之后就不了了之。真是可惜,也真是奇怪。反过来,“用”其实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首先,“用”是主动的,“学”却很可能只不过是被动的动作。其次,不“用”就是没有实践,缺乏实践,就不可能真正深入;所以,脱离实践的“学”从来只能是“纸上谈兵”。
中文母语会限制英文理解深度?
十分钟重修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