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上出现了一个话题,大概内容是关于前阵子浪潮工作室所说的原生家庭好坏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存在,也就是说我们的性格上的缺陷、不足其实是父母遗传来的,对此知乎上有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回怼,相当精彩,双方各执一词,这个瓜我吃的挺开心,但孰是孰非不好论断。
想起前阵子追的一档热门真人秀《奇遇人生》,豆瓣评高达9.1,记录了主持人阿雅与十位明星好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十次“奇遇”。目前只看了三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期嘉宾演员春夏。我喜欢她身上的灵气,更欣赏她对情感的坦然。
春夏谈及关于人生恋爱和婚姻的很多看法,极妙。她说:“我的家庭中所有的女性都离过婚,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我没见过。我很期待在婚姻这件事情中获得愉悦感,但是这种美好如何放大和延伸我没有学过,很害怕无法维持它。”
没有任何一个家庭是完美的,我们所说的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不只是表象化的暴力、侵犯、死亡、离异……更普遍的是,大多父母以爱的名义粗暴地跨过界限,想要用自己狭隘的格局将子女塑造得“完美”,却只能带给孩子孤独、自卑与焦虑。
在这些情绪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如在尚未成形的时候就被套在模具里的加工品,出厂之后看起来完美得标标准准,却早已被固定了规则形状,无法伸展,无法重塑,成为“你只可能成为的”那种人。有如春夏,极度缺乏安全感后,就只能选择屏蔽这个世界。
也正是因为越来越多逐渐成长起来的80、90后开始意识到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某些“负情绪”、“劣根性”,才会一次次把原生家庭这个话题推上热潮——站在你身后的家人,可能是这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却也是你灵魂的杀手。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非健康的原生家庭带给子女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伤害的复制和二次传递。
我们常常发现,太多抱怨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人,在不知不觉间遗传了这种伤痕累累的相处模式,复制到自己未来的家庭生活中。
人们总是说,我已改变了自己当初的模样,成为年少时最讨厌的那种人。为什么?因为自己陷入痛苦而又迷茫的某种关系中,无法觉醒。
亲子关系中,任何人都无法选择理想的父母,也无法选择唯一正确的相处模式,那就只能选择改变自己,从伤害中及时觉醒。
伤害本身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修复。
如果你只像被束缚的象,在这种不健康的关系伤害中原地踏步,那么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只能是一个永远丑陋的疤,不会改变;但如果你愿意咬着牙用尽力气把这块伤疤揭掉,就一定能看到下面新生的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