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阅》这部剧最初吸引我的是校对这个在大众看来生疏的职业。在我最初的职业梦想中,一直是希望成为一名杂志编辑的,后来学了新闻,出社会找过几份和编辑擦边的工作,图书编辑和图文编辑。而校对工作都有所涉及,所以一看到以此为职业表现的日剧就不自主关注了。
直到看了这部剧,看完它,从她身上我看到一些其他让我深感敬佩的地方。这个地方我并不清楚是否为编剧和制作团队精心特意安排的,也不清楚这是否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噱头和姿态,但我还是被她所展现的态度和意识感动了。这一点就是在日剧里常有的同性恋擦边球话题。这几年我大天朝网剧里也是比比皆是的腐剧,但这部在电视台播出的日剧,里面并没有正面展现这个配角的恋情全貌,但每集里都设置一些蛛丝马迹或细节,让女主发现的同时,也一点点展现在观众眼里。
这种设置并不能成为我感动的地方,如果只是以此为噱头,也只是吸引眼球而已。最可贵的是这部剧里其他人的反应。校对部里同事会心的一笑,善意的调侃,恰到好处的关注和不涉及隐私的尊重,这都是最难能可贵的。对于异性恋,同事之间不正是表现这样的态度吗?
但在现实中,对于同性恋,年轻人的态度各式各样,会好奇,会讨厌,会冷淡,也会过度关注。而年长的人,大多数前几年可能都不知道同性恋是什么,或者大概听过但完全不会有任何表示。比如出了一个电影,里面非常隐晦的涉及到同性恋,那年轻人聊起来会肆无忌惮,观点鲜明,甚至觉得是时髦是潮流。而如果你和长辈同时看到这个电影介绍,那他们大多是不会谈论的,就像没有看到一样。
这两种态度里,我并不觉的谁对谁错,我个人是都不推崇的。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婚姻法里注明同性恋合法了,不会再出现治疗同性恋这样的字眼时,想必,再发生上边的情景,就会有另一番情景了吧。我们关注的重点一定会放在电影的演员上情节上和导演上了,也一定可以和长辈无障碍的交流谈论了。
剧中所展现的性别弱化意识,是让我这个旁观者也能体会到的一种舒适的包容和平等对待。
平等代表什么呢?政治上无论多么超前也无法做到维护所有阶层权益,法律再如何健全也不能保护到所有人的利益,而只有非强制的手段,整个社会环境的包容才能最大限度的达到平等性。而社会环境的改变是渐变式的,经济和意识上一并转变才能最大限度的达到改变。而这时候,推动社会思想变革的则是文化。
日本现今文化现状并没有达到《校阅》里所展现的宽容美好,但剧中展现的已经是一种难得的意识和态度了。
人们对于异于常人的人和事物的接受度是不一样的,不认同并不代表不能够包容。你不是,你不做,你不喜欢,但不能代表全部人的观念,甚至明知有另一个群体是和你不一样的,却要靠对比、压制、或者贬低,来达到肯定自己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已经不仅仅是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个案了。
在我们的文化认同感低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心,想要站在更高的位置俯视另外一种文化。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看韩剧的鄙视看国产剧,看日剧的鄙视看韩剧的,看美剧的鄙视看日剧的,看英剧的又鄙视看美剧的。这其中当然也代表了一些片面的影视剧质量的差距和欣赏眼光不一样。也许只是个喜好问题,但我还是免不了过分解读。
片面的看到一件事物的好和坏,私心以为是不够理智的。当然,只论喜好是个人的自由,但每每看到弹幕里为此撕起来的场景,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可惜。
我前几年也很少看韩剧了,应该说很少看电视剧了,主要看动画,偶尔几部日剧和英剧。去年开始,追了几部有爱的国产剧,今年在韩剧热度不减的影响下,搜索了一下近期热门韩剧。本来是打算看《蓝色大海》的,但是翻到了《神鬼怪》,就惊艳到它的设定了。追了几集,虽然还没有结局,中间也确实有些韩剧特有的表达手法,情节上有些进展缓慢,但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剧的。因为它让第一眼就惊艳到了:千呐,韩剧已经有这种题材的电视了吗?
这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我自认一直保持比较客观的视角,不带偏见,可是我还是潜移默化的受到网络言论的影响,自己没有看就随风倒的成了从众者。我和朋友推荐起时她却一口咬定不看韩剧,甚至隐隐有些固执的偏见,可能因为出于对我的体谅没有说更难听的言辞,但我下面想跟她说的话,想跟她讲的体会却无从开口。
我并不是想推荐大家去看,而是告诉大家我的那种遗憾,在突然意识到自己也有明显的刻板印象,为此还错过了很多会眼前一亮的宝物的那种可惜和遗憾。
如果有更强大的包容性,那么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时,就能保持基本的敬畏心。不会因为外界的言语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够更独立审视事物。我们在创造包容的环境时,也是给予自身发现更多美好世界的机会。也许在某个特定时机下,你会因为某种理由了解到新的理论,认识新的世界,从而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