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镇边” ——等待,本身就是重要的战略行动
【原文】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根据实际情况)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匈奴皆以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责备)之,李牧如故。王怒,使他人代之。岁馀,屡出战,不利,多失亡,边不得田畜。王复请李牧,李牧杜门(闭门)称病不出。王强(勉强)起之,李牧曰:“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边,如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不被使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佯装败逃)不胜,以数十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之,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十馀岁不敢近赵边。
[白话文]
赵王派李牧为大将,伐燕,攻取武遂、方城。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曾经驻守代、雁门,防备匈奴,有权自己任命官吏,赋税收入不用上交中央政府,直接给边防将军幕府做军费。李牧每天都宰几头牛给士兵吃,操练骑马射箭,设置烽火台,大量派出间谍,但是,就是不出战。规定说:“匈奴如果入寇,即刻收拾畜产财物,进入堡垒固守,有敢出战者斩!”
如此,匈奴每次来,都早早的看见烽火,全部进堡垒不战,也不损失畜产财物,这样过了好几年。匈奴都认为这任边将胆怯,连赵国边防军也觉得我们李将军有点胆怯。赵王生气责备他,李牧一如既往,还是不战。赵王怒,派人把他给撤换了。
新将上任一年多,屡次出战,边境战报络绎不绝,都是失利,人畜财物损失很多,边境不得安宁,种田放牧都没法搞了。
赵王只得再去请李牧出山。李牧称病不出。赵王强迫他重操旧职。李牧说:“一定要用我,那我还是过去的老办法,您同意听我的,我就干!”赵王同意了。
李牧回到边关,一切照旧,匈奴又是好几年没仗打,也没东西抢,都认为赵牧胆怯。赵军这边呢,边关将士,成天领赏,却没有什么战功,都憋足了劲想要一战。于是赵牧精选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能擒敌杀将的骁勇之士五万人,弓箭手十万人,训练精良,准备出战。先大纵牧人和牛羊,漫山遍野都是,匈奴先来了小队人马试探,李牧假装战败,让他们俘虏了几十个人。单于听说了,倾巢出动来抢掠。李牧多设奇阵,大张左右两翼攻击,大破匈奴军队,斩杀匈奴十余万骑兵,乘胜追击,攻灭襜褴,击破东湖,林胡投降,单于远遁,十几年都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点评]
草原骑兵来去飘忽,居无定所,具有极强的机动性,这是其对中原民族作战的最大优势。汉武帝时用卫青、霍去病横扫匈奴,是以骑兵对骑兵,以机动对机动,可这需要极其充裕的人力、物力、财力作支撑,是靠着汉朝建立后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才能攒下的战争资源。这样的富贵仗,对于长平战败后国弱民穷的赵国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起的,李牧他根本没有这样的本钱,他只能等匈奴主动靠近后再打,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自己的战争消耗。所以,对于赵国边境的守将而言,其唯一可行的战法就是李牧的战法,即通过不断示弱来让匈奴敢于靠近,最终以主力部队全线压上。李牧不仅要能打败匈奴骑兵,还必须要一次就把匈奴给彻底打趴下,打得他不敢再起觊觎之心。如果对匈奴打成了持久战、消耗战,则即便在战术上获得胜利,战略上也是失败的。
李牧之计,在于一战而定。战斗的目的,不在于战胜,而在于平定,在于取得和平。战而不定,则战斗无意义,徒自损兵折将,耗费钱粮。要一战而定,就要创造一战而定的条件,条件不成熟,就不战。所以说,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而是以多胜少之法。赵牧数年不战,那也是数年不败,毫毛无损,这有什么问题呢?但是赵王就认为这是问题,这是“不作为”。很多人不理解,等待不是不作为,等待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行动。不能等,是一种焦虑,一焦虑,就乱动作。吃了亏,才想起不如不动。